大家好,我们昨天大致介绍了一下道教医道的种种,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接着昨天的内容,讲一讲一个道医除了精通医的部分外,剩下需要应用的道法。
谈及此内容,我想了很久,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说,尤其是在今天的科技发展下,一些东西应该怎么去说。
我虽然是道士,但我不迷信,我并不认为生病了去求神,病痛就会痊愈,因为绝大多数疾病并非是鬼怪引起的,若是把所有的疾病全部归于鬼怪,那无疑是走错了路子,所这篇文章对于治病的道法,我会客观的讲述这些治病道法的缘由。
千百年来道教道法在不断的发展,道教也与时俱进,百年前的世界和今天早已经不一样了,现在已经并非是先前那种医疗匮乏,只有有钱人能看得起病的时代了,所以我们看待这类道法一定要客观。
道教出现懂得时代很早,所以在那个医疗匮乏的时代,有很多道法治病的手段,简单方便低成本的治疗是那个时代最需要的,而到了今天,早期道教的一些手段已经失去了价值,我不否定其存在的意义,但我也不能夸大事实,说古法治病,百用百灵。毕竟地心说代替了日星说,而地心说在时间的洗礼下,也被取代,道士自古就是很有知识的人,所以不断修正自己,是任何有志之士应有的表现。
有很多人问我,道长道教道法真的能治病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一下这个棘手的问题。
正一盟威道早期的传播,符咒治病是重要手段。太平道的办法,已难得其详。正一盟威道的治病方法,则稍存梗概。
据《三国志·张鲁传》,该道派有“为病人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典略》评论说:“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妄。然小人昏愚,竟共事之。”
足见于病虽无益,信之者却甚众。该法的具体做法,《正一法文经章官品》和《赤松子章历》都有记录。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有治风毒癫疾、收癫痛、收目病、诸毒、主收耳聋、主收齿颊痛病、治肿鼠漏、治风痿、治久病淋露、治疟疾、治呕逆咳嗽、治产生胎奸、治喑哑等分科——涉及内、外、疡、五官、神经及妇产诸科——施治的条目,又有玉女医疾、收先祖病子孙、治男女百病、治众疾等笼而统之的治病方法。
这些,都见于该书的目录。因为当时的人们将所有的疾病看成是鬼神、精怪作祟,也可因遭受别人咀咒而无名恶疾缠身或夜梦惊悸,所以官章品中的其他法术,也颇与疾病收治有关,比如“收土公”一项中便有这样的内容:
若病,肌内消尽、性命垂困,请天官扬秩君官一百二十人,君吏一百二十人合治之。若久病著家,请须申君官将一百二十人合治之。赤天食悉君官将一百二十人主收家恶鬼为祟害者。
这儿没有说什么病,但大约是沉疴不起,情形甚为严重,推断是土公鬼作祟,所以治病的方法,是找准土公鬼这个对头----天官扬秩君、须申君等官将便成了对付土公亦即对付疾病的职司神将。赤天食悉君则管家恶鬼。大约家恶鬼与土公鬼都能致病,或相勾结,所以连类而及,将克治它的官将一并列在后边。
此后又有“主收勾星狐骆之精并收疟阳方君将一百二十人”,收精怪与治疟并为一谈,也正表明收妖和治病的一致。
该书卷三《主治解咀咒》,将“病积日不差”等归委于中了诅咒,所以即以解咒诅为治法。
从《正一法文经章官品》中看,正一道给道民治病初重“解罪”。卷三《主治男女解罪》,多次提到“天下男女百病,致在苦心神思道即差”。苦心神思道,即静室中守一思道。这种简易的心理疗法与静养休息对某些疾病或者有效,但也不能包治,所以,个人静养不愈,即“思道者复不差”,也就是自我痊,便有更进一步的诸神上章之法。
这类章奏《赤松子章历》中保留了部分格式。其中《疾病医治章》格式为:
(某人)顷日已来,染疾,恐没溺生路,诣(臣);求乞章奏三天曹,愿为拨赎。比旬日已来,寒暑不节,膝理失所,或当风卧冷,致招此疾,或五刑三灾谪罚。但以愚塞不知,将何省理,上请五方生气以济医治。特愿太上无极大道、太上老君、诸君丈人、天师君、三师君、夫人,慈父圣母,留恩省念,赐以道气,覆荫(某)身。谨谒天曹,上手天医、太医君吏十二人下,为(某)身随病所在即为救疗。上请治病功曹十五人,为(某)上请天曹,削除(某)前世今生所犯罪源,五脏之中,四肢百脉,皆蒙愈差。次诸东方青生气,南方赤生气、西方白生气、北方黑生气、中央黄生气、井下(某)身中。又上请解考君、度命君、益算君、防民君、诛殃祸君、游罗大将军、地境大将军,各收邪精故气疫毒之鬼,令病者痊复云云。所请天官,依三会言功迁赏,不负效信,恩惟太上分别云云。
此章奏中的天师君、三师君、夫人等,大约是三师三夫人羽化后有所添加。但章上给天官,又称“依三会言功迁赏”大抵仍为汉末之旧。章中所言,为染疾不愈,“恐没溺生路”云云,足见病已深重。为之请祷的当为专门的神职人员,故称“诣臣求乞章奏”。至于治病的神吏,则有天医太医及治病功曹等。这些名称后来为灵宝等道派所沿用。
除乞求专司医职的神灵之外,章中提到解考君是专门视察人、神功过的神灵,度命君,是主司人命中灾样的神灵,益算君,是主司给人添寿的(算,原指算筹,此特指寿命的时日,据说,一算合三天,又说合五天)。对他们的祈求实有悔过罪业,请求赦免的意思。至于诛殃祸君、游(天)罗君、地境君等,是当境的神明,当然也要请他们合力对付邪鬼了。但大家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病痛都是鬼怪带来,并不是所有的灾难都是生人有罪,所以判断你是否是真的鬼怪讲病就显得很重要了,而这也是各位法官,道医必修课。
正一派除用符水章奏等以外,亦用气禁之术。《抱朴子内篇·至理》:“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源耳。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已不染。又以群众行数十人,皆使无所畏,此是点可以讓天灾也。或有邪魅山精,侵犯人家,以瓦石掷人,以火烧人屋舍。或形见往来,或但闻其声音言语,而善禁者以悉禁之,皆即绝,此是柔可以禁鬼神也。入山林多溪毒峻蛇之地,凡人暂经过,无不中伤,而善禁者以禁之,能辟方数十里上,伴侣皆使无为害者。又能禁虎豹及蛇蜂,皆悉令伏不能起。以悉禁金疮,血即登止。又能续骨连筋。以禁白刃,则可蹈之不伤,刺之不入。若人为蛇所中,以柔禁之则立愈。”
该书和《后汉书·方术列传》,都记载了善于禁咒的闽人徐登、东阳赵炳的事迹。看来吴越之地素来有此巫术。不过此术的流行,并不限于吴越,中原和楚地亦皆有流传。正一道吸收了此项法术,《正一三五盟威》中有四部气禁,四部气禁,主要是治病,其中的壶公法,尤其明显。壶,即药葫芦,壶公卖药,又精符,《神仙传》中记载了他的事迹。不过此四部禁法的具体方法,已不知其详。
正一派的章奏中有请五方之注入人身以治病的内容。所谓注气,亦为气禁中之一术。盖术者可径称以内悉布于病人,亦可吸外气如五星之悉再布于病人。此法在上清道亦有传承,只不过今天的此类道法要比当初复杂的多,而这类道法也是少有可以辅助治疗实病的一种方法,但也仅仅是辅助,并不可以单独治病,并且治疗的疾病,也只是因为自己身体当阴阳失衡,五炁紊乱而产生的疾病,我们成这种疾病为“内鬼”。
内鬼因为产生于自身,所以绝大多数却鬼的符对其作用都不大,内鬼十分难缠,“熬夜伤肝,肝炁乱,而生肝鬼,肝鬼乱人精力,黑人面色……”所以说要像彻底除掉这肝中之鬼,除了用道法和药物外,还要配合适合的作息,想要不再生鬼,只能内练,壮体内五炁,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道教的符咒治病,六朝以后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符的因症施设,越来越细密。《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三卷,云系唐翟乾佑先生所传,卷上、中题陆先生,卷下为杜广庭仙师所补。
三卷皆为治病符,及相应的炼气思神和咒语。此书载治病符五一五幅,广泛涉及瘟疫,伤寒、寒热、头痛、腹痛、腹胀、腰痛、背痛、疟疾、卒中恶(卒死、中风等)等病,同时尚有“解迷惑”、“开心强记”、“安魂魄”、“解悲思”等治疗某些精神与心理疾病的符,每一病症又分为若干症状与病因,各设为专门符咒。用符的方式则有吞服、焚灰服及镇贴等。
而这类含有大量咒决的治病道法,多为引道身体,做出一定的判断,我派有传去除疼痛的方法,但其作用最强也只有半天的时间,并且只是让你感觉无痛,并非是治好了你的疾病。
还有一些治病道法,以符的形式出现,或是一枚或是多枚符,有的细分病症而设,有的是递次连服。比如一套十二枚的瘟病符,使用时,“初觉似癌病,便作桃汤服此符,令汗出。良久进一枚,止于三枚不汗,至七枚、九枚,即得汗,便轻愈。不差者,第二日服第二符,相次吞服,无不效者。书当向王方王相日书之。”
但此类符需要和药物辅佐,也不可以单独使用,药物发挥了绝大部分的作用,符仅仅作为辅助。
古代巫术中有祝由之方,正一道教形成时吸收了其中的观念和部分做法,前面谈到的喝符水,禁咒治病都是表现。
祝由演变成道术,更加系统。同时,社会上祝由术仍在流传,与道教的符咒平行发展。不过,道教毕竟是人为宗教,其术的系统完备皆非民间巫师能望其项背,大抵六朝以后的禁咒术常托于天师。至于宋元以降的祝由科皆受道教影响,采纳道教的符咒及施行方式。明清时流传于社会的《祝由医学十三科》便是显例。
《祝由医学十三科》,又称《祝由天医学十三科》。其书借轩辕黄帝的名义颁布。据说宋淳熙戊中由黄河堰上掘出,明景泰中徐景辉得而传之。然此类事未可确考,只可知它约于明后流传。
“天医”是道教中传之已久的神仙。天医分为多种,宋代或此前已然。南宋灵宝派斋礁中召天医的符有:召风科天医符、召大方脉天医符、召眼科天医符、召产科天医符、召小儿科天医符、召外科天医符、召耳鼻科天医符、召口齿咽喉科天医符、召伤折科天医符、召金簇科天医符、召疮肿科天医符、召砭热科天医符、召书禁科天医符。征之《祝由天医学十三科》其目为:大方脉、诸风科、胎产科、眼目科、小儿科、口齿科、痘疹科、伤折科、耳鼻科、疮肿科、金簇科、书禁科、砭针科。
十三科的分目,是依据着宋以来医学中对科目的分类,是医家辨证施药,道门及会此祝由科的民间方士依病施符咒罢了。
祝由十三科,多用诸符字,字形中多尚、食等字拼合。涵谷山人体真子在卷首的《序》中称“此法以‘尚’字为将,‘食’字为兵,‘谷’字为先锋,施之百病无不应手立食”。按此类符字,神霄派的功曹多用为号,然而并非专用于治病,数量也远非祝由十三科的庞大。但可以看出后者对神霄法颇有尊奉和发展。书中又有《崇恩真君圣诰》,称“派流两地,迹显龙兴”云云,即道门中习见的萨祖宝浩。萨天师以咒枣治病出名,所行雷法,怪异有过于王文卿先生。大约元代,天师名声甚响。元杂剧《萨天师夜勘碧桃花》便派他为收妖主角。祝由科入其宝浩,也可证尊奉继承之意。
《祝由十三科》的祝词鄙里,是其在民间流传的标志。比如冶疮的咒云:
咒曰:日出东方,苍苍皎皎,香杳茫茫。金童玉女,委我收疮。一收不要疼与炼,二收不成与血,三收不成疮与节。急散急消,莫待来朝。急消急散,莫待来直。神笔到处,万病消除。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又其治骨硬时,让人喝符水,咒云:
此碗化为东洋大海,咽喉化为万丈龙潭,九龙归洞。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辞句的鄙里,正适合在民间流传。行祝由科的不必是道士,不过其书全袭道门符式,也尊奉道门中祖师,所以道门中也认为同宗了。
讲到这里,我再回答最开始的问题,道教道法能治病吗?
能,而然十分局限,并且仅仅作为辅助地位,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仅锦上添花之作。
我们不难看出,道法治病的思想是,此病是因为鬼怪作乱,而生病的,所以这道教道法能治的病,也只能是因为鬼怪作乱,而染上的虚病,这个病本不是因为鬼怪作乱,用道法如何能灵验呢?
我经常告诉弟子,若是有人和你讲述自己各种身体不爽,想让你道法治病,你应该做的第一医院医院医生的方药建议,太多太多的疾病并非鬼怪引起的,不要一有病,就盲目去求道法质量,你是现代人,所以若是有病及时就医才是硬道理。
之前弟子问我,有什么道法可以驱蚊,我感到费解,点蚊香花露水不好用吗,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依赖道法,并不是道士就应该任何地方都使用道法。
所以回归之前的主题,一个合格道医,应是以医为主,道法仅用来辅助行医而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