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段写到:白芷新婚后,受到夫君的冷落,她看到窗外的她精心培育一簇簇似雪似玉,素心淡抹玉簪花开了,心中感慨万千。想到夫君为什么每次都从旁边匆匆而过,似乎从来没有注意到它的冰姿雪魄。玉簪花(图片)
这个名字很美,形神兼具,它也是我们在小区和共用社交场所常见的植物了,可以清热消肿、解毒止痛。玉簪花加上红糖生姜煮后做茶饮,可以调经养血。据说,清晨把带露水的玉簪花的搅拌成汁可以美白祛斑。“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这是宋代词人黄庭坚笔下的玉簪花,可以想象它的美丽。书里有一段是大梁中医世家子弟徐立康看到扶南女医木恩在御花园里品尝一种叫做龙胆花的本草(图片)。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花一定是苦的。说起来,这是我十年前执笔写作的时候留下的一个遗憾吧,一个错误,现在由于我个人对它的钟爱,还是要介绍一下。它并不适合长在江南。这种龙胆草是生长在西藏高原苦寒地区,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了,它可以内服外用,有极其卓越的美容功效,在很多化妆品里都有它的萃取成分,有抗痘、消炎、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美白的作用。大家看到有这样面膜与化妆水、乳液什么的,一定要珍惜哦。此外,还有女医陶媚儿为侯景夫人晏紫苏治疗桃花癣这样的皮肤病,所用方剂也是来自中医古方“疏风清热饮和消风玉容散”——陶媚儿深深点头,轻轻走近书案,拿笔写下:“苦参(酒浸,蒸晒九次,炒黄)二钱,全蝎(土炒)、皂刺、猪牙皂角、防风、荆芥穗、金银花、蝉蜕(炒)各一钱。酒水各一钟,加葱白三寸,煎一钟,去渣;热服,忌发物。”“消风玉容散就是用绿豆面三两、白菊花、白附子、白芷各一两,熬白食盐五钱,共研细末,加冰片五分,再研匀收出,每日洗面。”“桃花癣”又叫“春癣”或“皮脸癣”,春日里女子常发的由肺、胃风热,随阳气上升而成,按照书里所说,“宜服疏风清热饮,外敷消风玉容散,自可去除。”“桃花癣”是民间对春季常见的一种面部鳞屑性皮肤病的俗称。“桃花癣”实际上是单纯糠疹、春季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一类皮肤病的总称。春天,该病常会发于双颊和额部。由于“桃花癣”的症状多为红斑,有时伴有瘙痒,常会被人误以为是皮肤癣。这里的方剂是古方里最有代表性的方剂,有内服,也有外用。今人可能已经很少用,也可能会根据人的不同体质经过改良后使用。这个方子里有一种药材叫做蝉蜕(图片),《本草纲目》有云:“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府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这也是中医体系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象思维的体现,这是蝉的干皮壳,所以中药学上认为这种药材可以治疗皮肤病。苏曼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