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南山经》分为南次一经、南次二经、南次三经三部分,其中南次一经描述的是自西向东的10座山,南次二经描述的是自西向东的17座山,南次三
经描述的是自西向东的13座山。每座山或有草木,或有矿产,或有美妙的风景,或有神奇的动物和奇异的人神。
下列为南次一经内容
招摇山在西海之滨,那里有一种名叫祝余的草,吃了它就不会再饿了;还有一种名叫迷谷的树,人们佩戴它的花就不会迷失方向;河水中有一种名叫肓沛的蚌,佩戴它就不会患寄生虫病。山上有一种名叫狌狌的动物,吃了它的肉就善于行走。
猨翼山上有许多怪兽、怪鱼、怪蛇、怪虫、怪木,人们最好不要爬到这座山上去。
杻阳山的怪兽名叫鹿蜀,它像马而头是白色的,身上的花纹像虎,长着红色的尾巴,它的叫声好像在唱歌,带着它有利于子孙的生长。山中有一条怪水,水中有旋龟,它的形状像龟,却长着鸟头和毒蛇的尾巴,佩戴它则耳朵不聋,还可以用它治疗脚茧。
柢山有鲮鱼,样子像牛,尾巴像蛇,长着两个翅膀它冬天睡觉,夏天活动。吃了这种鱼,可以防治痈疾。
亶爰山的水很多,却没有草木,那里的怪兽名类,样子像狐狸,头上长着长毛。它雌雄同体,因此吃了它的肉,人们就不会妒忌吃醋。
基山的怪兽名猼,样子像羊,却有四只耳朵、九条尾巴,两只眼睛长在背上,人们带着它可以壮胆量而不再惊恐畏惧。
那里的怪鸟名,它有三个头、三个翅膀、六只眼睛、六只足,吃了它的肉可以少睡眠。
青丘山有一种吃人的九尾狐,它的叫声好像婴儿在哭,人们吃了它的肉就不怕毒虫。那里有名叫灌灌的鸟,佩戴它的羽毛可以不迷惑;还有名叫赤鱬的鱼,它长着人的面孔,吃了它的肉不长疥疮。
南次一经自招摇山至箕尾山,总长里,这些山中的神都是鸟的身子龙的头。人们祭神的礼器都是用玉制成的,祭祀用的精米要放在白菅做成的席子上。
正清荷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