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莲花又名荷花、中国莲、水芙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向来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赞。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谓“全株皆可用,妙用无穷”。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本草纲目》记载:莲花,苦、甘、温、无毒。服食驻颜;天泡湿疹荷花帖之。
莲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可用于呕血、血淋、崩漏、天疱湿疮、疥疮瘙痒等湿热毒火之症。
荷花粥有清香化痰、清暑宁神之效,并且还是镇心益气,驻颜轻身的美容药食佳品。
夏日常服荷花粥,能使面色红润,皮肤光滑细腻,延缓衰老。值得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不宜内服,孕妇慎服。
荷叶
荷叶,即莲的叶子。可消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可治疗因暑湿、脾虚导致的泄泻、便血、月经崩漏等症状。
夏季气温高,可食用荷叶茶、荷叶粥降暑。
食用方法:荷叶茶直接冲茶泡焖5分钟左右,餐后饮用,忌用餐时饮用,以免影响食物消化。另外荷叶还可以包裹制作叫花鸡,提升口感的同时更易吸收营养。
值得注意的是,荷叶升散,气虚者忌服!
莲子
莲的种子。《本草纲目》中记载:“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为水中灵芝。
莲子能够补脾、心、肾,有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的功效。脾虚大便稀、易乏、心悸失眠的朋友,平时可食红豆薏米莲子粥,不仅可以祛湿健脾,还可养心安神。
值得注意的是,莲子适用于脾虚久泻的人群,而对于平时大便干燥、腹部胀满的人群来说,应少吃莲子,以免加重便秘。食用时,应去掉其莲子芯,也不能与牛奶同服。
莲子心
莲子种仁内的绿色胚芽,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之效。
莲子芯可泡茶,适应于清心安神、对心火旺、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的人群。但莲子芯性寒,不适宜长期服用,脾胃虚寒者应慎用。建议泡茶每次不宜超过3克。
莲房
莲的干燥花托。又名莲蓬。
现代药理研究,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如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血痢、血淋及瘀血腹痛、恶露不尽等出血证及出血兼有瘀滞证的治疗;还可用于寿疮、皮肤湿疮、乳裂及睾丸鞘膜积液、产后瘀滞腹痛及胞衣不下等症的治疗。
夏季闷热,直接食用新鲜的莲蓬具有清新解热、神清气爽的作用。
莲须
莲的雄蕊,有固肾涩精之效。
可用于男子遗精滑精、女子白带过多、以及尿频遗尿等症。
莲梗
莲的干燥叶柄及花柄,又名藕杆、莲蓬杆、荷叶梗。
其能解暑清热,理气化湿;通气宽胸,和胃安胎。《本草再新》:“通气消暑,泻火清心。”
夏季中暑后头昏胸闷气滞,可用10-15g荷梗煎水内服。
藕
莲的肥大根茎。民间有谚语:“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其生品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藕,藕性由寒变温,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生吃时把藕洗净去皮,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切成薄片就可以了。此外,经常用脑的人多吃藕,可以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女性吃藕能够达到调血、补血、调节面色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脾虚胃寒、易腹泻者不宜食用生藕。
藕节
莲的根茎节部。可收敛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等症状。
藕和藕节功效相似,藕节侧重于止血。
1、银耳莲子百合汤
原料:银耳、莲子、百合、枸杞、冰糖。
做法:
1、银耳用水浸泡约十分钟,洗净。
2、莲子、百合加热水浸泡约半小时,洗净。
3、先将银耳、莲子、百合一起下锅用隔水炖大火炖约半小时,改小火慢炖3-4小时。
4、加入苟杞,冰糖,十分钟后保温即可。
炎热夏季,来一碗银耳莲子百合汤,汤浓味甜,口感浓甜润滑,美味可口。又具养阴润肺、生津整肠之效,有润肺养胃、美容养颜的功能。
2、莲藕排骨汤
原料:猪排骨(大排),莲藕、盐,胡椒粉,大葱,姜
做法:
1、猪排骨洗净,剁成4厘米长的块
2、莲藕择洗干净,刮去皮,放在案板上用力拍破,切成同排骨同样在小的块
3、高压锅中倒入适量开水,放入猪排骨、莲藕,放入葱段、姜片、精盐、胡椒粉,盖上锅盖
4、放在旺火上烧开后,转用文火炖20分钟后即可上桌。本汤可清热消痰、补血养颜,贫血、心慌失眠的人群皆可食用。
另外还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强健胃粘膜、预防贫血、改善肠胃、止血的功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供稿:药剂科中草药房高媛编辑:李均雁责编:谭华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