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滴水家庭常备药品

十滴水为祛暑剂,具有健胃、祛暑之功效。用于因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剂型优势:酊剂

1、酊剂指原料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

2、中医理论有“酒制升提”之说,酊剂中乙醇(酒精)利于“升清化浊”,促进中焦湿滞运化,增强药物功效。自明代陈嘉谟提出的“酒制升提”之说以来,一直作为中药酒制的主要理论根据而沿用至今。此说虽立于明代,但其理论基础早在金元时期就已奠定,如张元素、李呆和王好古等诸多医家都已明确地指出了一些中药酒制后能起引药上行以达病所之效。

因此,酊剂更有利于发挥本品功效。

成份

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辅料为乙醇。

大黄:味苦,性寒,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等。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小茴香:味辛,性温,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干姜:味辛,性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辣椒:味辛、性热,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用于胃寒疼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外用治冻疮,风湿痛,腰肌痛。

樟脑:味辛、性温,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中恶猝倒,痧胀吐泻腹痛,寒湿脚气,疥疮顽癣,秃疮,冻疮,臁疮,水火烫伤,跌打伤痛,牙痛,风火赤眼。

桉油:味辛、性温,祛风止痛。用于皮肤瘙痒,神经痛。

乙醇:白酒具有辛温宣达,轻清而走气分,善开闭塞而行经络,暖寒滞而止痛楚之功效。

十滴水配方中大黄清热解暑,降气通腑;肉桂、小茴香、干姜、辣椒温中散寒,和胃止吐,缓痛止泻;樟脑、桉油通窍辟秽止痛。诸药配伍,共奏健脾胃、散风、清凉、解暑之功效。

通园药效

通园集团一直秉承“精品药、通园造”的理念,用我们的努力,为大家奉献健康。

  十滴水严格按照《中国药典》年版一部标准生产。

  多项质量控制:

相对密度:0.87~0.92

乙醇量:60%~70%(ml/ml)

总固体:不得少于0.12g

微生物限度:符合国家规定

含量测定:每1ml含樟脑(C10H16O)为20.0~30.0mg;

      含桉油以桉油精(C10H18O)计不得少于6.3mg。

薄层色谱:大黄对照药材、大黄素对照品和大黄酚对照品相应斑点。

      桂皮醛对照品和茴香醛对照品相应斑点

应用

主治: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其它妙用:

  1、治疗痱子

  有人用十滴水治疗小儿痱子58例,均在用药2~3天治愈。治愈率97%,未见不良反应。用法:先用温水洗净患部,擦干水后用十滴水轻轻反复涂搽患处,1~2次/天,一般2~3天内即可获得痊愈。

另有人应用十滴水治疗小儿痱子30例,在治疗的第4~5天扉子明显减轻,消退,治愈率为76.6%,有效率为%。用法:取十滴水2.5毫升,溶于毫升温水中混匀,洗浴,2次/天,5天为1个疗程。

2、治疗冻疮

有人应用十滴水治疗冻疮患者43例,其中治愈者39例,好转者2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5.35%。用法:以十滴水在皮损处涂搽3~4次/天,对已形成溃疡或继发感染者,用其稀释液(相当于原液的2‰)浸湿纱布敷,2次/天,每次20~30分钟。

3、治疗轻度烫伤

Ⅰ度烫伤,用消毒毛刷或棉球蘸十滴水直接外涂患部,每日3~4次,涂后即可止痛。

4、湿疹、荨麻疹

涂抹可以起到止痒和局部消炎的功效。

5、脚气

泡脚或涂抹,可以缓解脚气相关症状。

 6、部份网络视频链接(摘自网络)

  

  

十滴水虽好,也有注意事项哦,请按说明书使用!

特别提示司机朋友,服用十滴水后别开车,当心酒驾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ss/6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