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中成药选择
清热暗疮丸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于痤疮(粉刺)。
口服,一次2-4丸,一日3次,14天为一疗程。
当归苦参丸
当归,苦参。
凉血,祛湿。用于血燥湿热引起的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糟鼻赤。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1.忌烟酒,辛辣食物。2.切忌用手挤压患处。3.本病为慢性过程,短期服用效果不显,一般连续服药至少应在四周以上。4.如有多量脓肿,囊肿,医院就诊。
荨麻疹丸
白芷50g防风50g白藓皮50g薄荷50g川芎50g三棵针g赤芍50g威灵仙50g土茯苓50g荆芥25g亚麻子50g黄芩50g升麻50g苦参g红花50g何首乌50g蒺藜(炒)50g菊花25g当归50g。
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用于风、湿、热而致的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症。
口服,一次10g,一日2次。
忌食辛辣之物。
乌蛇止痒丸
苍术、当归、防风、黄柏、苦参、牡丹皮、人参须、人工牛黄、蛇床子、蛇胆汁、乌梢蛇。
养血祛风,燥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属血虚郁热、风湿相搏证者。
口服,一次2.5g,一日3次。
孕妇禁用。
皮敏消胶囊
苦参、苍术、防风、荆芥、蒺藜、白鲜皮、蜈蚣、青黛、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黄柏、黄连、蝉蜕、紫草、地骨皮经加工制成的胶囊。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用于急、慢性荨麻疹风热症或风热挟湿症。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急性荨麻疹疗程1周,慢性荨麻疹疗程2周,或遵医嘱。
紫丹银屑胶囊
养血祛风,润燥止痒。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银屑病。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湿毒清胶囊
白鲜皮、蝉蜕、丹参、当归、地黄、甘草、黄芩、苦参、土茯苓。
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孕妇禁用。
降脂排毒胶囊
清热排毒,化瘀降脂。用于浊瘀互阻,高血脂症。
口服,一次2粒,一日1~2次,用于减肥清火时,可每日服用3次,每次2粒。
孕妇禁服。
脾虚便溏者慎服。
排毒养颜胶囊
大黄、西洋参、白术、青阳参、小红参、荷叶、枳实等。
通便排毒、健脾益肾、补血化瘀、降脂养颜,用于脾气虚引起的便秘及痤疮、颜面色斑、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早衰、腹胀、腹腔痛、胃炎、厌食、失眠等病的辅助治疗。
口服,每日早晚饭后各食1次,每次2粒。
排毒清脂胶囊
化瘀降脂,通便消痤。用于浊瘀内阻所致的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痤疮。
口服,一次2粒,一日2~3次。
孕妇忌用。
(1)忌食辛辣及油腻食物;(2)服药后轻度腹泻者,宜减量服用
荆肤止痒颗粒
荆芥、地肤子、防风、野菊花、鱼腥草、茯苓、山楂(炒焦)。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用于儿童风热型或湿热型丘疹性荨麻疹。
开水冲服,6至14岁每次1袋,一日3次;一岁以下每次半袋,一日2次。疗程3至6天。
个别患儿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肤痒颗粒
[成分]:苍耳子(炒、去刺)、地肤子、川芎、红花、白英。辅料为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消风止痒颗粒
苍术、蝉蜕、当归、地骨皮、地黄、防风、甘草、关木通、荆芥、石膏、亚麻子。
消风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样荨麻疹,也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症。
口服,一岁以内一日1袋,或1块;一至四岁一日2袋或2块;五至九岁一日3袋或3块;十至十四岁一日4袋或4块;十五岁以上一日6袋或6块。分2~3次服用;或遵医嘱。
服药期间忌食鲜鱼海腥、葱蒜辛辣等物。若有胃痛或腹泻,可暂停服药。
防风通圣颗粒
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生石膏、桔梗、连翘、黄芩、
大黄、芒硝、栀子、当归、川芎、白芍白术、甘草。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
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一次3g,一日2次。
银屑灵(银屑灵颗粒)
白鲜皮、蝉蜕、赤芍、当归、防风、甘草、黄柏、金银花、苦参、连翘、生地黄、土茯苓。
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於,用于银屑病。
口服,一次33g,一日2次;或遵医嘱。
忌食刺激性食物,孕妇慎用。
脂溢性皮炎散
苦参g枯矾g蛇床子g花椒g野菊花g制成0g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互阻所致的头皮脂溢过多。
取药粉18g,用热水2升冲溶,擦洗5~10分钟,再用温水冲洗干净。一日1次。
患部皮肤有溃烂者忌用。
鱼鳞病片
白鲜皮、苍术、蝉蜕、川芎、当归、地肤子、地黄、防风、甘草、桂枝、红花、火麻仁、苦参、麻黄、威灵仙。
养血,祛风,通络。用于鱼鳞病。
口服,一次6~8片,一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小儿酌减;半年为一个疗程。
孕妇及合并有其他疾病者忌服。
孕妇及合并有其他疾病者忌服。
白灵片
当归、黄芪、三七、红花、赤芍、牡丹皮、马齿笕、桃仁、防风、白芷、苍术。
活血化淤,增加光敏作用。用于白癜风。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同时使用外揉百灵酊涂患处,一日3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孕妇忌用。月经期口服减量或停服。
白癜风胶囊
白鲜皮、补骨脂、川芎、丹参、当归、干姜、红花、黄芪、蒺藜、龙胆、山药、桃仁、乌梢蛇、香附、紫草。
益气行滞,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用于白癜风。
口服,一次3~4粒,一日2次。
白蚀丸
补益肝肾,活血祛瘀,养血驱风。用于治疗白癜风。
口服,一次2.5g,十岁以下小儿服量减半,一日3次。
孕妇禁用。服药过程患部宜常日晒。
冰霜痱子粉
滑石粉、碳酸钙粉、冰片、薄荷脑、龙涎香精。
除湿止痒。用于夏令痱子,刺痒难忍。
外用药,用温水将汗洗净,扑擦患处。
1、本品为外用散剂,切忌内服,不可入眼,口,鼻等粘膜处。2、常用温水洗浴,保持皮肤干净及排汗通畅。3、暑热之时,不宜冷水激身,以防汗孔骤闭,汗不得出。4、用药至皮损消退后即可停止使用。5、皮损如有脓疱出现时,医院诊治。
孕妇忌服。
七参连软膏
黄连、苦参、苍术、重楼、三七、白鲜皮、炉甘石、花椒、冰片、甘草。
本品功效为清热燥湿,活血消肿,祛风止痒。用于因风湿热毒瘀阻引起的湿疹渗出不多者。
外用,适量涂敷患处,一日3-4次。
不得用于溃烂处,用药期间忌吃辛辣油腻食品及发物。
冰黄软膏
清热除湿,解毒化瘀。用于肺热血瘀所致寻常型痤疮,症见皮疹红肿,或有脓疱结节,用手挤压有小米粒样白色脂栓排出,伴有颜面潮红,皮肤油腻,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本品与美诺平颗粒配合使用)。
温水冼脸后取软膏剂适量涂于面部。
皮肤过敏及皮肤已破溃者慎用。
苦参疱疹酊
苦参80g蜂胶80g牡丹皮50g灯盏细辛50g制成0ml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肝经湿热所致带状疱疹。
外用,加药液保湿外敷(根据带状疱疹皮损的面积大小、皮损部位,剪裁适当大小的粘胶棉垫,滴加药液湿润后敷于患处,四周用配备的胶带粘封。待药液干后视情况补充适量药液)。每日补药2~4次,1~2日换棉垫一次,6~8日为一疗程。
玫芦消痤膏
鲜芦荟叶,苦参,扛板归,玫瑰花,冰片,薄荷素油。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痤疮,皮肤瘙痒,亚急性湿疹及日光性皮炎等。
外用,将患下用温水清洗干净后涂抹适量,一日3-4次。
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2、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切忌用手挤压患处。
斑秃丸
白芍,丹参,当归,地黄,木瓜,羌活,熟地黄,五味子,制何首乌。
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祛风生发。用于斑秃,全秃,普秃。
口服,水蜜丸一次5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
糖尿病患者禁服。
治皮肤瘙痒症妙方
1祛风止痒汤
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钟益生方)
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
防风荆芥夜交藤,甘草蝉衣粉丹皮。
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24克,当归24克,益母草24克,夜交藤24克,丹皮15克,防风12克,荆芥9克,蝉衣7克,甘草9克。
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1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
平肝熄风,凉血止痒。
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究其病因不外乎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等几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是肝肾阴虚、血虚生风,也有血热或夹湿者。该证皮肤剧痒,但多无原发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湿疹化、苔癣样变等继发皮损。本方系自拟方,经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良好。方中牡蛎、珍珠母平肝熄风;生地、当归滋补肝肾,畅通血脉;丹皮、益母草凉血化瘀;夜交藤宁心安神;防风、荆芥、蝉衣祛风止痒;甘草缓和,解毒矫味。全方合成,适用于肝肾阴虚、血瘀、血虚生风之“风瘙痒”。其审证要点为:多为老年,病程较久,瘙痒与情绪有关,苔薄舌红,脉细数或弦数。
风瘙痒。
若热重者,加黄柏;夹湿者,加泽泻。
尚需注意,服药期间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2益气凉血汤
张梦侬《临症会要》
益气凉血用黄芪,归地桑叶黑豆皮,
山栀蝉蜕苍耳子,橘叶杭菊白藓皮。
生黄芪10克,当归6克,生地10克,桑叶10克,苍耳子10克,黑豆皮10克,栀子皮10克,蝉蜕10克,白藓皮10克,杭菊花10克,橘叶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可连服数剂。
益气凉血,清热祛风。
方中用黄芪补气,生用重在走表而外达肌肤;橘叶行气,消肿散毒;生地、当归凉血散血以去血分之热;桑叶、苍耳子、黑豆皮、栀子、蝉蜕、白藓皮、菊花等有疏风清热之功。药用皮而不用实,取其轻能上升,偏于宣散,用于皮肤之疾,效果更佳。
瘙痒症,甚至数年不愈者。
3六味止痒汤
《治验百病良方》
六味止痒用苦参,黄柏花椒地肤投,
再加甘草蛇床子,一方两用效堪奇。
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苦参30克,黄柏15克,花椒5克,甘草10克。
水煎3次。每次加水毫升,煎取毫升。头煎、三煎药液,倾入盆内,加温水适量洗澡,第2次煎液,分3次内服。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用苦参、黄柏清热利湿;蛇床子、地肤子、花椒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
全身皮肤瘙痒症。
偏湿热者,加生苡仁30克。
用本方治疗全身皮肤瘙痒症近百例,一般用药2剂可愈。最重者只服4剂,无1例无效。
4止痒散
《治验百病良方》
止痒散中露蜂房,丹参地肤熟地黄,
苦参蝉衣乌梢蛇,研末为用日三服。
熟地黄、露蜂房、丹参、地肤子、苦参各克,蝉衣、乌梢蛇各50克。
上药共研极细末,过目筛后装瓶密闭备用。用时,每取药末4克,日服3次。1周为1疗程。直至痊愈止。
滋阴活血,祛风止痒。
方用熟地黄、丹参滋阴活血;苦参清热利湿;地肤子、蝉衣、乌梢蛇、露蜂房祛风止痒,且露蜂房还有解毒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滋阴活血,祛风止痒之功。
皮肤瘙痒症。
用本方治疗皮肤瘙痒症例,其中治愈者例(用药1疗程治愈者89例,2疗程治愈者51例),好转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
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5石膏浮萍汤
《中医杂志》(12)年(丁荣川方)
石膏浮萍生地黄,丹皮黄芩与连翘,
苍耳山栀生甘草,赤芍蝉衣白藓皮。
生石膏30克,浮萍6克,生地12克,丹皮9克,黄芩6克,白藓皮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山栀10克,蝉衣5克,赤芍10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清热解毒,散风止痒,凉血除湿。
方用生石膏、连翘、黄芩、山栀清热解毒;生地、赤芍、丹皮凉血清热;浮萍祛风湿;苍耳子、白藓皮、蝉衣散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散风止痒之功。
疥疮、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脓疱疮多因风湿挟热所致。
本方对上述皮肤病,经临床反复验证,投之每能奏效。
6润燥祛风汤
徐福松《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润燥祛风大胡麻,当归生地制首乌,
荆芥防风乌蛇肉,苦参藓皮板蓝根。
大胡麻9克,当归9克,制首乌12克,生地12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9克,荆芥45克,防风45克,苦参9克,乌蛇肉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剂为1疗程。
润燥祛风。
“风瘙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全身瘙痒症”。《诸病源候论》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这对于全身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理,说得比较清楚。瘙痒是一个症状,并不是一个特异的疾病,因为许多皮肤病都可引起瘙痒,所以“瘙痒病”,仅指皮肤有痒感,而无原发病变者而言。治宜润燥祛风。故方用当归、制首乌、生地、大胡麻养血滋阴润燥;板蓝根清热解毒;苦参清热利湿;荆芥、防风、白藓皮,乌梢蛇祛风之痒。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风瘙痒(皮肤瘙痒症)。
临床屡用,多能应手取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