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延禧攻略》与叶天士
呵呵,我吴医生号称八卦,有热播剧当然要蹭热闹啦!
肯定有人问了,《延禧攻略》是宫斗剧,关你吴医生什么事了?诸位看官,这里面可有我平生最钦佩的清代神医叶天士啊,当然关我事了。
我会针对这部热播剧,撷取其中有关叶天士治病的故事,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交代一下这部热播剧的真实背景,该剧讲述了宫女璎珞凭勇往直前的勇气、机敏灵活的头脑、宽广博大的胸怀,化解宫廷上下的重重困难,最终成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贵妃的故事。
剧中的叶天士是何许人也?
叶天士(公元年~公元年),名叶桂,号香岩,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十二岁随父亲学医,他聪颖过人,“闻言即解”、一点就通,据说一生拜了十八位名医为师。除精于家传儿科,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富于创造之外,天士可谓无所不通,并在许多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尤其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第十七集,深夜,愉贵人突然临产,惊动皇后,遂命长春宫众人照料守护。但之后,皇后外出不在宫中,愉贵人生下一个浑身金黄的男婴(五阿哥),众人皆惊。高贵妃趁机闯入,按照祖宗律法,宣称五阿哥为“金瞳”,不祥之兆,当活埋之。璎珞拼死守护,幸乾隆至,贵妃未得逞。
第十八集,宫中御医认为五阿哥就是“金瞳”,危急时刻,璎珞提议让从江南请来的名医叶天士为五阿哥医治,皇上应允。叶天士肯定五阿哥患了黄疸,并保证用退黄方就可治好,弘历松了口气。
那么“金瞳”是什么意思?五阿哥一身皆黄,是什么病,该如何治疗?
为什么信奉萨满教的关外女真族(满人)忌讳“金瞳”我不知道,也不能瞎猜。但五阿哥一身皆黄,其实就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可能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肠蠕动不是特别有力,导致胆红素的排出效率很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以短期皮肤黄疸表现为主的疾病。据统计,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可能会出现黄疸。宝宝出现黄疸后,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也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所以,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早年以儿科见长的叶天士一眼就看出五阿哥就是寻常的新生儿黄疸,根本就不是什么重病,或者不详的“金瞳”。与他比较,那两位年纪稍大的御医就显得毫无见识、孤陋寡闻了。
第十九集,乾隆深夜批阅奏章,身体不适,召太医前来诊治,发现他患了疥疮。皇后不顾传染危险,执意要搬入养心殿亲自照料弘历,璎珞为了查探姐姐的死因,跟随皇后一道搬去了养心殿。璎珞替皇上上药(硫磺膏),皇上涂了药之后依然燥热瘙痒难耐,皇后就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他整整一晚上。
叶天士告诉魏璎珞,皇上的病迟迟不好是因为劳心过甚、血痰未清,需要想办法激怒皇上,让他把血痰吐出来才行。于是璎珞非常胆大的将一直只敢腹诽的话全都说了出来,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乾隆怒极反笑、急火攻心,一口老血喷出,病好了一大半。
八卦一句,这饰演乾隆的聂远演技不错,演到吐血那一段的时候,聂远整个人将天子雷霆震怒的状态神还原,吐血的瞬间青筋暴起,咳出血痰后喘息的状态,惟妙惟肖。再看叶天士,一脸猥琐、嬉皮笑脸,哪里像个神医,哎……
话说疥疮是什么病,其实就是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该病可在家庭及接触者之间传播流行,临床表现以皮肤柔嫩之处有丘疹、水疱及隧道,夜间瘙痒加剧为特点。
特效药,就是硫磺膏外用。内服可用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石膏、甘草、木通)合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栀子、黄柏)加减。
那叶天士为什么要让璎珞激怒皇帝呢?
这就是中医的情志疗法!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疗法,内容丰富,方法众多。它不仅有现代医学的心理疗法,而且还有五行情志相克的独特方法。怒喜思悲恐,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或逗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因势利导,使患者的积郁得以宣泄,从而畅遂情志,疾病霍然而愈,故以情治病,不药而愈的案例很多。
《三国志·魏书》记载了华佗治病一案。有一郡守久病缠身,沉默寡言,抑郁少欢,经华佗诊断后,认为应用心理治疗,使病人大怒,方可治好。于是华佗每日要吃要喝,并要了郡守很多金银财物,但未见给其诊病处方。郡守非常气愤,不久,华佗不辞而别,并留下信辱骂他。郡守看后果然大怒,暴跳如雷,派人追杀华佗。仆人回禀未曾追上,郡守听后更加生气,吐出一些紫色黑血块,而病情逐渐康复。
事后,华佗告知,郡守久病血瘀,肝郁胃瘀,唯大怒可使其气畅而愈。怒则气上,气行则血行,瘀血随之而吐,病则痊愈。实际上华佗未曾受纳金银,仆人也未追杀华佗,此为以怒解郁之法。
璎珞激怒乾隆,就是和上述病例一样的效果,只不过太夸张戏剧化了一些而已。
是啊,诸位看官,您看电视剧看的高兴,我也就说的高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