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
《针灸穴名解》:
前谷、后溪两穴俱承少泽之泽,犹雨露充沛,沟渠盈溢,经气流行,如走溪谷,故称“前谷”、“后溪”。两穴治症略同少泽。并治耳聋、目赤、胸满、项强、癫疾、臂挛。图片截取自
3Dbody
图片截取自
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八脉交会穴(交督脉)《针灸大成》主治主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挛急,痂疥。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握拳取之。手太阳小肠脉所注为输木。小肠虚补之。《中国针灸学》微握拳,在手尺侧,小指掌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快速取穴彩色图解》坐位。仰掌握拳,手掌尺侧,在小指掌指关节(第5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襞突起,其尖端(掌指横纹头掌背交界线或称赤白肉际处)即为此穴。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者中。(《甲乙》)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握拳时,穴在掌指关节后的横纹头处。在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侧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掌背神经(尺神经分支)。头项强痛,耳聋,目赤目翳;肘臂及手指挛急;热病,疟疾,癫、狂,痫证;盗汗,目眩,目眦烂,疥疮。
《百症赋》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胜玉歌》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直刺0.5?0.8寸;可灸。《千金翼》后溪主五指尽痛。《玉龙歌》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通玄指要赋》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拦江赋》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肘后歌》胁肋腿疼后溪妙。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
3Dbody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针灸穴名解——高式国著》、《针灸大成》、《中国针灸学》、《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快速取穴彩色图解》、《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图片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大家中医app,视频录自于3Dbody。图片与视频下皆已注明。明德初心仅作为专业学术分享使用,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