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推送文字比较多,但请大家一定耐心看完。透过文字,多少也能看到金坛那一条小巷的过往,还有那段浸染了无数慰安妇血泪的历史。
《二十二》上映了,你有去看吗?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5日,也是电影《二十二》上映第一天。我的观后感:愧疚以及无力。愧疚感源于忽视,无力源于看见了,却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残忍,我们逃避,因为遥远,我们忘却。这部电影最大意义,也许就是:让更多人看见,也逼着更多人正视。
著名二战历史学家戈叙亚曾说,记住历史,不是为恨,而是让人去思索战争对人的影响。让人懂得去尊重历史和生命,让每一个人了解这块土地的过去留给今天的意义。
我想起
上海的海乃家
去年,上海“海乃家”慰安所面临拆迁。
“海乃家”形成了完整的历史证据链,本十分重要。但周边居民却认为这曾是日本人的妓院,也有人觉得这是“我们国家的耻辱”......
我也想起
金坛的火巷
金坛人留下了火巷。金坛政府力保这块旧址完好。
火巷,位于漕河东岸的南新桥畔,是一条曲折成弧形的余米小巷,一排连片搭建的青砖灰瓦建筑,有弄堂,有庭院,有高耸的门楣,也有小小的塔楼。
位于火巷32号汤家大门是金坛慰安所旧址,慰安所内除了朝鲜和台湾女人,大多是中国女同胞,包括金坛本地妇女。金坛慰安所旧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罕见。
有一位金坛老人
口述了火巷成长的童年
“我原先住南新桥边上。那时候河还很窄。解放前有一年闹旱,河都干了。直到58年河才拓宽。我那时在八蛮庙小学上学,正是日本人在的时候,所以只能走花街走。火巷路是日本人的地盘。
花街的东边有一处慰安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食堂,里面都是小姑娘,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日本人在哪里吃醉酒后到隔壁快活。早晨老远就可以看到日本人的大狼狗在门前,差不多有一个人那么高。
午后放学后,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姑娘穿着花旗袍,在门口唱《满洲的姑娘》。后来才知道是慰安妇。每到晚上,都可以听到日本人的皮鞋声响个不停。直到日本人投降,那个地方才解散,(慰安妇们)一些跑到农村,一些投奔外地,还有一些被没有讨到老婆的人领走。
火巷的慰安所要比花街的时间长。大约是年的时候就建了。那里原先是汤姓人家的屋子。抗战爆发后姓汤的一家逃难逃掉了。剩下几十间屋子。鬼子打进来的时候就被鬼子占了。
火巷路的南面是家属区,北面是慰安所。汤姓人家跟我家有亲戚关系。58年河拓宽后我家就搬到火巷来住,告诉我最多慰安所事情的是一户姓冯的人家,已经去世。夏天乘凉的时候他经常讲这个里面的事情。冯家是紧挨着慰安所的,一直跟日本人相安无事。
按照姓冯的人的讲法,那时候有一个叫小阿金的女人,日本人来之前开着一个高级的酒吧。后来日本人来了,就投靠了一个伤残的日本主事官员,主持慰安所。火巷的慰安所规模很大,主要接待日本军官或者是有功的日本兵,中国人是不许进去的。慰安妇中有少数日本女人,大多数是中国女人。里面的女人都编号,1号,2号,3号……有日本哨兵站岗,进去的日本人都是凭票入场,进去了也不叫女人名字,都没有名字,就只有号码。进去后除了号牌外还有一个东西是一定要发的——安全套。
慰安所房子的左边有一个阁楼,是更楼,原先打更报时用的。抓来的女人如果有不听话的,就关在阁楼里,梯子拿了,过几天大多数就屈服了。原先所里面的房子都是成排的,大概有三排,两边是长胡同,后来后面拆掉了一排。
房间里面的结构很简单,只有张床、凳子。一般一人一间,也有几人一间的。一般门是不锁的,半开着,房间没有窗户,夏天非常热,女人在里面都是裸体的。平时规定是不许穿内裤的。军人进去后全部用安全套,绝对要用,因为说里面的女人不干净,生怕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每个礼拜都会有专门的日本军医来检查女人们的下身,如果有问题就立即隔离。
我这里再讲两个事。有次有个带指挥刀的日本军官酒后来慰安所摸错了门。敲了隔壁姓冯人家的,敲的很大声,吓得姓冯的一家大气都不敢出,直到叫来管理人员才了事。
还有次也是一个日军的军官带着长指挥刀,吃醉酒。跑到后面余姓人家马桶边,敲门,级别低的来劝他都不肯走。那个时候各家各户是连通的,容易逃走,后来逃出去费了好大劲,才请了级别高的把他赶走。
前段时间本多过来忏悔的时候,到这里来,说,六十年了,这里一点都没变。除了的南面的土墩,那个土墩是太平天国的时候,一些碎砖瓦啊泥土啊堆起来的,直到58年推平,后来建了个糖烟酒公司。
日本人投降后小阿金逃到上海去了。家属区里面有日本女人,也有中国女人,一般都是跟日本兵长期姘居的,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家属区的一个小孩,是我的同班同学,当时十岁左右,手上长满了疥疮,有些同学就骂他。有次我和一个朋友在土墩上放风筝玩,那个小孩就放出狼狗来咬我们,吓得我们直逃,估计那个人现在还在。
平时慰安所的门是锁着的,但是有缝隙。很多小孩子那个时候就朝缝隙里面看,日本人站岗也不管,热天的时候里面的慰安妇都是赤身裸体的,小孩子看了都哈哈大笑。那里面还有个晒台,黄昏的时候,慰安妇们也是赤身裸体的坐在晒台上乘凉聊天。
日本人不许她们穿衣服,就是玩物,不当人看的。
根据姓冯的有一次讲的,不太确切。有一次,有个慰安妇,大概是临时的,吃过晚饭来上班,迟了一些。日本哨兵就用刺刀对着她的下身去戳,女人又喊又叫,直到管理人员来才解围,教训她了一顿。不过这个事情我觉得不是很可信。
南面住的日本女人,学生放学后往往看到日本女人跪在门口迎接丈夫,穿着和服,但里面都是不穿内裤的。小孩子们看到了都是哈哈大笑。
我说的很多都是听别人说的。我自己当时也没有进去看过。我知道的大概也就这么多。”
故事就到这里,是金坛的故事
《二十二》里还有更多更多
亲历者的讲述
四囍就不剧透了
希望大家都去看一看
有些人希望她们被遗忘,那些不道歉的人
就连我们也差点忘掉她们
赶在所有名字消失之前,你看见了吗?
截至明日中午12时,
留言第一位
送张《二十二》电影票
AbelKorzeniowski/音乐|
网络/图片|
火锅
蛋仔冰淇淋
金坛霾
外卖
串串
炸鸡腿
熊猫の食肆
小馄饨
重庆小面
深巷美食
直溪羊肉
王家卫的方式看金坛
百年老店
栗子测评
老邱砂锅
点击抢金条
打金坛麻将
?在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