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提升
人人都怕生病,可有些时代,医生更可怕些
人人都怕生病,可有些时代,医生更可怕些
而医学史上,我们走的那些弯路、错路以及世界史前进的喷嚏和咳嗽,都在这本书里了。
汞通便、锑催吐、电击放血、吃土嗑药——人人都怕生病,可有些时代,医生更可怕些:
十七世纪巴黎城里来了个神秘人康图治,雇整整一个剧团的全班人马在临时戏棚演滑稽戏,靠戴面具的丑角演员扯着嘶哑的嗓子推销药品,治肺病,治鼠疫,还治疥疮!世界上没有什么病是这种神奇的欧味丹所不能治的。
“欧味丹”!
包治百病的草药!
走遍整个王国,
也找不到比它更好的药!
欧味丹,欧味丹!
请买欧味丹!
叫卖声嚷成一团的舞台下走过两个人:一位受人尊敬的外祖父领着他那穿带波纹褶领衣服的小伙伴。
谁都不会知道,戏台上的演员更不曾料到,江湖艺人帐篷旁的人群中,他们挤撞的是什么人。布高尼府戏院的若德莱还不知道,有朝一日他将在剧团里同这个孩子一块演戏。皮埃尔·高乃依也没有想到,在他晚年,当这个孩子采用了他的剧本演出并付给他稿酬时,这位逐渐穷困潦倒的剧作家是多么高兴。
当然,那个叫莫里哀的小家伙也不知道“这种医学”会影响到他后半生的健康和艺术创作。
以上内容,来自布尔加科夫记录十七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喜剧大师一生的传记《莫里哀传》。
那个卖欧味丹的人也不知道,他这类人将被莫里哀钉在耻辱柱上。
17世纪,仿佛是个医学落后的时代。好斗的莫里哀一次论战后声称自己病了,开始令人可疑地咳嗽,一种筋疲力竭和疑窦丛生的心理状态占据了肉体。医生最怕碰到这种病人——他们觉得自己像陶罐脆弱易碎,远离人群,避免冲撞,害怕碎裂。
莫里哀就把其创作、导演并出演的最后一部作品献给了这种病人。
病人的疯癫和迷狂被他写进了剧本里,笑话的正是莫里哀自己。他担任主演:深陷在扶手椅的大靠垫里,身披皮衣,厚厚的帽子挡住耳朵,不断地被医生放血、喂泻药、灌肠,医生从他身上诊出了消化不良、消化停止、消化不良性腹泻、痢疾、腹水肿、疑病症、伪善……
那天晚上,这位幻想病人把挤满剧场的观众逗得乐不可支,他们从没有这么开心地笑过。笑,为莫里哀所写,为莫里哀所表演,把莫里哀带向超越痛苦、超越对死亡的畏惧的境地。也正因为这戏弄一切的笑,那天晚上的莫里哀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出彩的一次演出。他咳嗽得都要把胸撕裂了,然而长篇大幅的台词,他没有忘记一个字。当他口吐鲜血倒在地上时,观众们以为这是剧情的一部分,便纷纷为他鼓掌欢呼,而此时幕布正徐徐降下,与他一起落到地上。
当天晚上莫里哀就死了。
这部喜剧叫《无病呻吟》,人们丧失理智的激情、对死亡的恐惧和可悲的神经过敏充斥其中。序曲本来是歌颂皇帝、但是由于演出场地变更,只能在帕莱·罗亚尔演出,登台的牧女代替了神灵,她唱的是新的序曲,其中有这样的词句:
我不想和你们打交道,
你们这些无知无能的医生!
难道你们那些拉丁名词,
能医治我的病痛?
演出当晚,巴黎城没有医生愿意出手救助这位戏剧大师。
因为莫里哀此前还做过更过分的事:
他在《医生的爱情》中塑造了四位这样的医生——黑色长衫,蓄胡须,骑着骡子在巴黎城里逛来逛去,一嘴令人费解的口音。第一位医生叫德佛南得莱斯,意思是杀人凶手;第二位叫巴伊斯,意思是狂喊乱叫的人;第三位叫马克洛东,意思是说话慢声慢语的人;最后,第四位叫陶麦斯,则是放血的人。个个都是地地道道不学无术的骗子。
这部引得全国观众开怀大笑的喜剧使法国整个医学界蒙受了最严重的侮辱。
莫里哀缘何如此呢?
莫里哀病迁延日久,毫无痊愈的希望,逐渐发展为疑病,使他极端衰弱。四处求医问药,医生们都束手无策。莫里哀所处时代,正是医学历史上最可悲的时期。他们大都不能给病人治好病,那些功绩简直难以列举。伽桑狄被他们用放血术断送了他的生命。列瓦耶尔被连灌了三次对他的病症是绝对禁服的催吐剂,马上就被打发到阴间去了。红衣主教马扎然去世之前,曾请来四位医生为他会诊,结果他们成了巴黎人的笑料——四个人竟然提出来四种不同的诊断!
尽管没有医生在莫里哀临别之际伸出援手,但既然巴黎城里都是些骗子,不要也罢。
21世纪,可卡因和可口可乐谐音梗在英美剧里被用烂了,大家童年都被念叨碳酸饮料会溶掉骨头,美国仍有经历过“吸烟有益健康”时代的老人,不少人仍活在高糖低油的饮食生活里......
十九世纪弗洛伊德提倡可卡因除兴奋剂外还可以作麻醉剂。眼科专家科勒受其启发在手术过程中将可卡因作为一种局部麻醉剂使用,取得巨大成功并将成果发表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一个年轻美国医生读到了科勒的实验,也尝试了一下,开始使用可卡因来减轻牙科手术中的疼痛,并在自己的研究生身上练习麻醉技术......
可卡因缓解疼痛的能力受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迅速兴起的专利药生产商们追捧。在很多流行的药剂中,可卡因都是主要原料,罗杰氏可卡因痔疮修复药、劳埃德可卡因牙痛滴露。
这还能理解了,我在药房里看见我妈给自己用过杜冷丁。
时间再往前:
14世纪侵略欧洲大陆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深信服下亚美尼亚的特殊黏土可以治疗黑死病,那并没有任何药效,安慰剂效应倒说不一定。渊源是古希腊名医兼哲学家希波克拉底曾指出吞服黏土药片的疗治效果,不过他所提到的黏土来自萨摩斯岛。医生迪奥斯克里德斯紧随步伐,把黏土做解毒剂、止血药和止泻药。古罗马名医盖伦则专门去了利姆诺斯岛,亲眼观看印土(一种精心处理的黏土)生产过程。他对此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在公元前年回罗马时带回了片印土药片。
希波克拉底还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液体,来自不同的身体器官。其中,大脑有黏液,肝脏有黄胆汁,胃有黑胆汁,心脏有血液。这就是“四液说”,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四气质说”,分别为多血质、黏液质、神经质和胆汁质,因为该说法对四种气质特征的描绘接近事实,所以为现代心理学所沿用。
如今世界上仍有人保持进食黏土补充微量金属的习惯。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大家每次双十一之后都要吃土。:)
19世纪50年代,林肯就任总统前,得忍受情绪波动、头痛和便秘的痛苦。他的一个助理记录道:“他通便不畅的时候,总会恶心头疼——他会吃蓝色药丸——很多蓝色药丸。”这种“恶心头疼”,也被称作“胆汁性头痛”,当时的人认为通过顺畅排便将胆汁排出体外就能得到治疗——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
神秘的“蓝色药丸”胡椒粒大小,里面包含纯液态汞、甘草根、玫瑰水、蜂蜜和糖。由于液态汞在肠道中很难被吸收,为将其“消化”,药剂师们反复研捣那颗液体的小珠,细微到几乎看不见为止。林肯服药后身体每况愈下。记录里他过度亢奋、情绪多变、抑郁发作,混杂着狂躁、失眠、肢体震颤、步态不稳等症状,从理论上来说,那都是因为汞过敏。好在林肯似乎意识到这种蓝色药丸对头疼、便秘无益,入主白宫后,他显著减少了用量。好在不晚。想象一下,南北战争,一个汞中毒、情绪病态、阴晴不定的领导人全权指挥......
通便外,还有另一种排毒方式——呕吐。这过程既违反重力,也违反正常的消化过程。催吐剂刺激胃黏膜,引发作呕反射,信号传递到大脑中的“呕吐中心”,这个逆消化的过程就此开启。催吐剂的使用有着漫长而光辉的历史。古埃及人为了维持自身健康,每月都会使用催吐剂。希波克拉底(又是他!)也提倡定期呕吐。之后好几千年中,这种建议不断出现。直到最近几十年,催吐剂还被认为是医学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属在医学中的错误运用,除镭那种治癌的天方夜谭外,基本都可溯源到四液说:体内的血液、黑胆汁、黄胆汁、黏液四种体液失衡时,人体就会产生疾病。而通过呕吐、腹泻、出汗或唾液分泌来恢复体液平衡,则是必需的。基本上,从毛孔向外渗出液体,或是从身体的任何一个孔洞向外排泄,都是在令你恢复平衡。
锑丸就是一种催化剂。和今天的一次性药物不同,这些金属药丸非常重,在通过肠道之后,和使用前相比,通常没什么变化。于是......厕所里的药丸被悉心地回收,清洗,然后再次使用。所谓的循环利用,就是如此。这种“永存的药丸”“不朽的药丸”经常代代相传。
想象一下,在某个人的遗嘱中可能读到这样的内容:“送给乔纳森,我挚爱的有便秘的儿子,见效甚快的便便药丸。”
(还挺环保的)
开颅手术这种高精尖的医学治疗手段,比重金属治病还早呢。
中石器时代(公元前—前年)出土的颅骨清楚明白地显示了这种开颅手术过程的痕迹。
在当时的美洲、希腊、罗马帝国人们正确地、理论化地认识到,大脑是思维和情感的中心。
不幸的是,我们对矫正错乱的思维过程采用了非常恐怖的方式。
12世纪一位希腊医生推荐用钻孔手术来治疗抑郁和疯狂。13世纪的希腊外科医学书籍中推荐除了以上两种疾病,还有癫痫,也可以采用钻孔,“让体液和气体散出去蒸发掉”!就像给气球放气,是不是?颅骨上开个口,引发疾病的魔鬼就会仓皇而逃......
这看起来咱老百姓谁也接受不了,可学界接受了:
年,埃加斯·莫尼兹尝试一种神经外科疗法来治疗精神疾病:前脑叶白质切除手术(leucotomy,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切除白质”,就是大脑中白色的东西)。被选中进行此手术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住院女性,有数年衰弱性抑郁病史。莫尼兹的手因痛风已经变形,于是雇用了一个外科医生来负责在病人头顶附近钻孔,将乙醇注射进去,杀死部分前额叶。
后来的手术中,他们使用一种叫脑白质切断器的仪器——金属杆子推入软乎乎的大脑中,会弹出一个钢丝圈,转上一圈,搅拌充分。
莫尼兹因其成就被授予诺贝尔奖,实际上,他的很多病人最后又回到了最初所待的疗养院里,其中包括肯尼迪的妹妹。医学界再度惊恐,但莫尼兹并没有退却。他开始传播自己的理念.....
19世纪末美国民众对电的热情势不可当,物理学家们也来医学界掺一脚。他们发明电梳子(治疗秃头)、电胸衣(用于减肥)和电腰带(用于勃起功能障碍)。如苹果公司每次发布新品时的长队一样,人人都为了得到一台自我电疗的设备奋不顾身。新科技带来了刺激,而刺激为江湖郎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年,一位斯科特医生向人们介绍了一种电发梳,这种梳子迅速在美国风靡起来。电发梳在把手上有个磁化的铁棒,并不是真的包含“电源”。基本上是一把弱磁化梳,不过这么说,广告就显得逊色多了。
斯科特可是一个市场营销天才,他跟上了电疗时尚,谋取可观收入。在全美国的报纸上打广告,称他的梳子不仅能治疗秃头、头疼等人们意料之内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治疗跛脚、瘫痪和便秘等疾病。
(不知道治不治网瘾)
荒诞的医学史上,除了莫里哀,还有个更讽刺的家伙。
纽约的眼科医师威廉·霍雷肖·贝茨坚持认为对有视力问题的人来说,戴眼镜是个坏主意。要提升视力,只需要进行一套眼保健锻炼,比方说把目光从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物体,翻动眼珠,想象眼前“一片漆黑”。贝茨法在20世纪20~30年代极受欢迎,一大批江湖郎中步其后尘,还在纳粹德国吸引了一大批奴隶般的信仰者。
贝茨法有一个热心采用者,英国作家、《美丽新世界》作者奥尔德斯·赫胥黎,他一生饱受视力困扰。赫胥黎甚至还写了一本书,讲述自己视力变化的故事,名为“看见的艺术”。哈珀出版社于年极不情愿地出版了这本书,这是赫胥黎文学生涯中的一段劣迹。赫胥黎推荐很多荒谬的做法,其中之一便是“鼻子写字”——想象你的鼻子是一支笔,然后用你的鼻子笔在空中书写出虚拟的字来,这样可以提升视力......
而那本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的《美丽新世界》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基因编辑的人类世界,从生物医学手段指向未来......
费城医生本杰明·拉什曾指出:“我倾向于相信,在素食王国中并没有癌症的解药。”
他应该会大吃一惊,紫杉和长春花产出的两种有效的化学成分——紫杉醇和长春花生物碱,被用于很多种癌症的治疗......
砷这种通常被认为危险而无用的假药,现在是治疗一种类型的白血病的重要药物,也会大吃一惊......
今天,我们使用包括生物靶向疗法在内的化疗法来对抗恶性肿瘤,以激素阻断对抗激素驱动的癌症,以单克隆抗体来锁定癌细胞,而最近,又出现了激活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的免疫疗法。而且,由于抗菌术和解剖学的发展,手术也更加精准和安全。尽管辐射会引发癌症,但是当代的放射肿瘤学家对辐射物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能使用改进的技术,以精准的剂量,瞄准治疗区域......
医学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现今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再是江湖郎中当道和保持乐观的无助时代了。
而医学史上,我们走的那些弯路、错路以及世界史前进的喷嚏和咳嗽,都在这本书里了。
○《荒诞医学史》书影
三山
十五
写小说的。转文学院失败的工科狗,可是领回来一个中文系女友,喜欢故事和计数。
作者:十五责编:旅人排版:Cici
近期热门
上期文章
术业茶话
密涅瓦的猫头鹰——关于哲学专业的扼要介绍近期热门
近期热门
术业茶话
当我们讨论管理学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些什么
来听上交小哥哥为你介绍管理学。
阅读更多
素养提升
印象画派大艺术家的笔触里,太阳从此地升起
他生命的最后岁月如向日葵般在这里燃烧殆尽。
阅读更多
数学加餐
这里有一份最新出炉的试题解析在等你
敲黑板,现在是学习时间!
阅读更多
○左右滑动上方图片试试吧!
专题推荐
专题推荐
文综试题速递
每周一更新
订阅
语文作文素材
双周日更新
订阅
数学试题速递
每周二更新
订阅
地理素养快报
双周六更新
订阅
政治时事纵览
双周五更新
订阅
语文试题速递
每周三更新
订阅
电子化学习指南
每周四更新
订阅
历史专著精读
双周一更新
订阅
近期热门
关于我们
本来要叫「侦知」结果名字被别人占了,想了想不如就夸夸自己吧,侦知棒!「侦探学园」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