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与它相配,可治坐板疮

坐板疮,是生于臀部疮疡的统称,指下腰及臀部多个散在疖肿,大如黄豆,小如粟米,根浅高突,中央有白色脓头,烧灼般疼痛。

为常见多发皮肤病,夏秋季节尤多。

多因暑夏坐于日晒时间长了的板凳,或久坐湿热之地,使暑热湿毒,滞凝局部肌肤而成。

初起臀部皮色红痒,或兼有米大、豆粒大之丘疹,继则见红痒部火烤般赤肿疼痛痛。瘙痒严重的,多溃破流水,蔓延不止,疮连成片。

初起的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发展成丘疹性脓疮,变成红色硬性结节。患者自觉瘙痒或有轻度疼痛,一般没有全身症状。

坐板疮往往反复发作,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不易治愈。久坐、皮肤不清洁、搔抓或机体抵抗力降低均可诱发该病。

中医学认为,坐板疮是由湿热邪毒凝滞所致,其治疗原则为清热祛湿止痒。比如这个来自《疡科捷径》的黄金散,就是以清热祛湿来止痒。

处方:石膏3钱,黄柏3钱,大黄3钱,轻粉3分。

捣烂为细末。用麻油调敷,有猪胆加上猪胆效更好。

石膏大寒,清热的功效不一般。

黄柏和大黄均苦寒,清热燥湿。

轻粉外治用于疥疮,顽癣,臁疮,梅毒,疮疡,湿疹。

四味药共治病症。

也可用五倍子(研细末)、冰片调糊涂于患处,每日1次或2次。同样是治坐板疮的方法。

五倍子酸、涩,寒。可降火,敛汗止血,收湿敛疮。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均可用。

一个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中提到的方药,宜根据爱好者情况辨证加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yz/9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