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悲剧的“雷同”不是巧合。
▲李文星老乡误入静海传销,病重被弃路边死亡。视频源于新京报动新闻
文/佘宗明
就在李文星被发现死亡的同日,他的山东籍老乡——25岁男子张超,也在误入同个地方的传销组织后死亡,虽然他是病故而非溺亡。
据“平安西青”(天津市公安局西青分局官微)7日通报,张超7月10日在静海区误入传销组织,7月13日,传销人员王某某发现张超有中暑症状,服用药物后也未见好转,随后王某某、刘某某雇用祖某某夫妇开车,将张超送往天津站途中发现病情严重,将其弃于案发地。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抓获。
悲剧本身往往就是控诉,一地一日殒两命,就是对传销“谋财害命”之恶的厉声控诉。
传销为祸社会不浅,早已是社会共识。论其毒害面,它分明是“毒瘤”,而不只是“疥疮”。对不少受害者来说,误入传销组织跟坠入魔窟没有太多差别:被洗脑、被骗钱、被拘禁、被殴打,都是常见情形。其毒瘤本质,也早就无需再证。
饶是如此,两个青年的死亡,仍以惨烈方式将传销的害人面目拉到公共视野中,让其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就舆情反响而言,你说再多的传销坑人,都没有“误信网络直聘平台的‘李鬼公司’后诡谲死亡”的冲击力大,因为“死亡即无回应之地”,死意味着悲剧彻底失去补救余地,故非正常死亡通常也最为锥心,最能触发公众的悲悯激愤情绪“引爆机制”。
▲静海大口子门村西北角的传销窝点,在一处废品回收站内,屋内环境脏乱不堪。图据新京报网
但得看到,命殒“招聘骗局”,固然是落入传销后不幸中的极致,可传销害命只是必然中的偶然。一直以来,死于传销的并不鲜见。受害者张超之死,如果不是“搭车”李文星悲剧的舆情热度和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