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津国医社
临证指南医案
1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咳嗽》
胡六六脉右劲。因疥疮,频以热汤沐浴,卫疏易伤冷热。皮毛内应乎肺,咳嗽气塞痰多。久则食不甘,便燥结,胃津日耗,不司供肺。况秋冬天降,燥气上加,渐至老年痰火之象。此清气热以润燥,理势宜然,倘畏虚日投滞补,益就枯燥矣。
霜桑叶甜杏仁麦冬玉竹白沙参天花粉甘蔗浆甜梨汁
熬膏。
2
疥疮,咳嗽气塞痰多,食不甘,便燥结。
3
肺气失宣,另加秋燥,渐至老年痰火。
4
胡某年已六十六,右脉却劲,提示可能有实邪,结合疥疮之症,应为热邪。因患疥疮,常以热汤沐浴缓解瘙痒,日久导致皮腠疏松,邪气侵犯。邪气从皮毛而入,进而伤经络,入脏腑。皮毛内合于肺,肺气失宣,则见咳嗽气塞,实热内扰,炼液成痰而致痰多。肺气不利,痰多阻遏气机,久而影响脾胃,食欲下降,大便燥结。脾胃损则土不生金,不司供肺。又逢燥气当令,燥热加叠,耗伤津液,渐成老年痰火之象。治宜清热润燥,如果因为患者年老而辨为体虚之证,而投补益之剂,可导致痰火更炽,枯燥更增。
5
清热润燥,滋养肺胃
6
叶师方用桑杏汤加减,甘蔗汁、梨汁熬膏,可见此案燥性之烈,不可速攻,不可大补,而是以甘寒清润之品,徐徐以图之。
患者痰多,却无明显化痰药物,笔者认为其痰是由长期津液耗伤,燥热灼津而成,顽痰燥结,须先润其燥,化其热。甘寒清润之品配合桑叶、甜杏宣肺降气,才能使痰除气顺。
文章编辑:吴悠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果存在使用不当情况,请随时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