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新书致敬我的导师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81.html

上周二,出版社的编辑给我发消息说“小舒,新书印制完成了。”“粉色效果很好,封面用了特殊工艺,摸起来的手感和皮肤相似,特别温暖。”

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最想要感谢的人是我的教授。他不仅是我学术上的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这本书的出版也得到了教授极大的支持。

从初稿完整第一版修订、请教授给我写“序言”已经过去2年多了。

这期间一直在修订,补充,我希望尽可能全面,把所有和母乳喂养有关的内容都包括进去,让妈妈有这一本书,就能解答她们在哺育过程中的所有困惑,指导她们从孕期准备到哺乳期结束的全过程。

这期间还有很大部分工作是修订图稿,为了让书中清晰地呈现哺乳的姿势,衔乳的方法,挤奶方法等,我们请了插画师配图。图稿画了N版,一方面要确保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要确保示图清晰。

最后,随书还附赠了我的几个讲解哺乳方法的视频,希望能够给新手妈妈清晰的指导。

这本书可以说心血著成,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教授的心血和他的孜孜教导。

我第一次见教授,是年地震过后,在华西的讲堂上。教授专程来成都给华西公卫和营养学院的研究生做了一个讲座,并提供两个全额博士奖学金,作为赈灾支持,研究课题以华人母亲和婴幼儿为对象。

教授非常和蔼,他说,你们可能更熟悉美国口音,我的是澳洲口音,我会说得尽量慢,如果你们有任何听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打断我。

这个讲座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萌生了出国深造的念头。奖学金的申请并不顺利,经历了快一年的时间才尘埃落定,最后又把奖学金从新南威尔士大学转到科廷大学。

刚到Perth,教授在机场给我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开车带我参观了学校,请我吃饭,一路上从气候到动植物风土人情都介绍了一遍。

几天后第一次去教授办公室“例会”,看见他办公室里堆满了生活用品!原来是他发动他所在的教会给几个中国留学生捐赠的物资,有各种炊具、餐具,还有床品毛毯等。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教授是我在异国他乡唯一的亲人。估计带异国学生对导师来说也是很具挑战的。我每当遇到什么困难,首先就会想到找教授。很多次我在见教授时都忍不住哭起来,我觉得太难了:看文献写论文都不算什么,最怕是有社交恐惧的我要每天去“搭讪”调查对象,去跑社区,学校,教会,扛着设备挨家挨户做家访。经常在去调查的路上开车迷路,小破车也曾多次抛锚在路上,还曾收到家长的“威胁”电话,不许我去调查采样……在我的中国朋友都回国收集数据的时候,我只能在Perth坚持。

每当这个时候,教授都会鼓励我,是的,我知道很难,从来没有人说读博士是容易的,读博士就是非常非常艰难的。可是如果你半途而废,你之前所有的付出都付诸东流了。不仅仅是你的,还有那些配合你调查的妈妈,以及教授们的付出都白费了。

(现在有了小孩,才发现教授这种鼓励方法简直是“育儿范本”:先肯定情绪,再说明影响??)

我又收拾好情绪,继续前行。

不仅仅是言语鼓励,教授一直以身作则地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看文献,给我们讲新的研究动态。几乎每次我凌晨发邮件过去,教授都是秒回,要知道他当时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家了。哪怕是在他每年休假的那一个月,都会坚持阅读、写作、指导学生。

他是一个随时保持学习和工作状态的人。比如到一个国家旅游,他可能就会发一篇关于去此地旅游的公共卫生建议,或者与我们讨论一个当地的公共卫生问题。他去欧洲参观医学博物馆,竟偷偷拍照回来,上课时给我们讲一段医学史。

读博士的时候,每周教授都会和他的每一个学生见面,讨论课题,每周也会给我们上一次课。

一开始我交的报告、论文,几乎全篇都被教授改成红色!几乎是重写。不仅要改,还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解论文写作技巧:逻辑,长度,科学用语等等。每当这时,我都感到很惭愧。这时教授会说,你会越写越好的,如果让我用中文读写,我肯定没有你做的好。

我现在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写作的方式,给我最大影响的人便是教授。

教授是一个有心怀大爱,有崇高人格的人。在他还是一名医学生时,他选择去了巴布新几内亚的山区当实习医生。毕业后,他又志愿回到了巴布新几内亚。

当时他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偏远高地的一所医院里唯一的医生,服务于5万人。他医院工作是非常容易获得成就感的,孩子们生病后总是能很快恢复。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孩子们总是因感染而死去。他感到非常抑郁。

他白天行医,晚上做数据分析。通过测量了孩子们的数据,绘制生长曲线,他发现营养不良的孩子有更高下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死亡风险。

后来他申请到哈佛大学的奖学金,这给他的事业带来转折,他从外科医生转行到了公共卫生。

哈佛求学回来,他并没有回到安逸的澳洲,而是重新回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用他学到的知识去改善那里的儿童健康状况。他带领开展了多项健康促进项目,让瓦佩纳曼达地区的婴儿死亡率从/降到了他离开时的70/。这样的成绩在之后一直保持了下来,低于新几内亚的平均水平。这治愈了他的抑郁。

8年后,他回到了澳洲Perth,开始了后半生的事业。在了解到营养的重要后,他想要将所学应用到澳洲和其他国家及地区。他继续了营养学的研究,并致力于将科学转化为社区影响和公共卫生政策。

他创办了科廷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并担任了21年院长,也成为了超过20个的国家营养相关委员会的主席或编委,并主编了澳洲的婴儿喂养指南(在教授的帮助下,我获得了授权将之翻译为中文版)。因为他,澳洲成为了第一个将母乳喂养写进成人膳食指南的国家。

教授带领了很多在亚太地区开展的婴儿喂养项目,其中也包括他的中国博士生的项目。他的一个中国学生回到杭州,医院工作。他很骄傲地告诉我们,该院的母乳喂养率是浙江省最高的。我的关于中国和澳洲的华人妈妈的喂养研究,也促使了澳洲新版营养指南中,鼓励运动和需持续测评和记录孩子生长曲线的建议。

在年汶川地震灾后,教授来到四川招收了三个博士生。他同样也带领博士生回到四川,做了相关研究,比如宝宝的第一口喂养,灾后送婴儿配方奶的影响等。自那时起,一直到现在,川大华西医学中心还保持着和科廷大学的学术交流。

教授对待学生完全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学术工作上,他待学生亲切得像是平等的同事,虽然大家都非常尊敬他。在生活上,他更像是一个慈爱的长辈。

每年圣诞节的时候,他都会邀请海外学生去他家庆祝节日。这也成为了我们在Perth多年的家庭传统,让我们在异乡感受到温暖。

除了两个小朋友的喂养,婆婆的心脏病,妈妈的糖尿病,队友的膝盖手术,小孩择校……很多很多问题我们都咨询教授的建议。我哺乳妞妞的时候患上疥疮,是教授给我诊断的;哺乳酒酒的时候,患上严重的非典型玫瑰糠疹,也是教授诊断出来,并推荐的专科医生。当时我看了好几个GP,也在网上进行了咨询,都没有医生能够诊断出来。结果去见教授,他听我说完发病经过,便大致判断出来了。让后帮我写了推荐信给专科医生,专科医生在做了病理检测后最终确诊了是玫瑰糠疹。

去教授那里看病,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他经常话不多说,先打印几篇文献综述出来给我回去阅读??比如:

我已经26岁了,要不要接种HPV疫苗?

宝宝胃食道返流,我该如何干预?

医生说我孕酮低,有必要补孕酮吗?

教授总是鼓励我自己去寻求答案。无论是我读博士时,还是之后在工作中。读博士时,他常说,当你完成博士,你应该成为你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对相关知识了如指掌,你应该反过来告诉我这个领域的现状,而不是我来教你。

有时候他也会说出大实话,比如妞妞小时候一夜醒10次,我总怀疑她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坏”了。教授说:我们通常会建议妈妈如何如何做,让她安心,过一段时间,宝宝可能自己就好了;如果没有好,妈妈回来再咨询,我们又告诉她另外一些方法。但你是我的学生,所以我会告诉你,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我们做任何事有帮助,宝宝的这种情况根本没得治!

在妞妞整夜哭闹不睡觉的时候,教授也会说,让宝宝哭一下没有关系的。

我问,哭多久没有关系呢?

他说,十几分钟吧。

教授还会安慰我说,我有3个孩子,其中有一个3个月就睡整觉了,有一个18个月才睡整觉。可以18个月睡整觉的宝宝现在也是大学教授了。别太担心了。

教授的座右铭是,科学,怜悯和教育:营养学需要最高的科学标准,然而在这个领域有太多的非专业人员在“提意见”;怜悯是所有的医学从业人员必备的品质;而教育是最重要的健康干预措施。

教授的指引对我的事业有着巨大的影响。我的博士同学们大都投身于研究领域,但遗憾的是,我们并不能决定我们做什么样的研究(我选择闭嘴)。我选择写科普,让我的文章以科学证据为基础,怀有怜悯之心做大众教育。在新媒体时代,我找到了我的方向。

我不能停止学习和阅读,需要保持文献阅读的习惯,确保的内容科学严谨。

我记得在“世界癌症日”,学院的茶话会上,他发表讲话,那是一个非正式的,随性的演讲。他说,癌症是不可攻克的,但通过很多生活方式的干预,将之推迟,绝大多数癌症都能够通过公共卫生策略而避免发生。我们的工作可以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公共卫生是很穷的专业,但是在座各位却选择了这个领域。每一个公卫人都肩负着延长人类健康寿命,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的使命。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这些话从教授的口中说出来,一点也不假,因为他一直身体力行这样做。教授的话一直激励着我,提醒我,我的社会使命。

教授知道我目前所做的事业,对于我有上百万的妈妈读者,他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说,我老了,如果赶上这个“新媒体时代”,我的事业一定会大为不同。

为了支持这本书的出版,教授还接受我的视频采访,解答了11个最容易导致哺乳妈妈断奶的问题,并为我的新书写了前言。

在此附上教授的前言:

婴儿营养:一生健康的基础

作为一位从事婴儿营养研究的专家,或许更重要的,两位漂亮小朋友的妈妈,由陈舒博士来主笔这本关于婴儿营养和喂养的书是最合适的。在这本书里,她将结合实践来讲述和哺乳相关的科学知识。这本书将对新手父母尤其重要,因为它指明了最好的喂养和哺育婴儿、给婴儿提供营养的方式。

母乳喂养对几乎所有婴儿来说都是最自然的喂养方式。几乎所有的妈妈都可以实现母乳喂养,尽管在一些情况下,她们需要一些指导和鼓励。在人生的大约前六个月时间里,母乳可以提供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开启他们人生的健康之旅。母乳喂养和引入最佳的婴儿食物对宝宝和妈妈都有诸多的好处。母乳喂养的婴儿以适宜的速率成长,有着最佳的发育曲线。比起人工喂养的婴儿,母乳喂养的婴儿成年后不容易肥胖,也更少生病,更少住院(数据率至少减少一半)。如果宝宝喝母乳,一些常见的疾病,比如腹泻和肺炎的患病几率显著减小。对于父母,在育儿过程最关心的一件事情也许就是确保孩子尽可能聪明了。而母乳喂养的宝宝有更高的IQ,在学校里的成绩也更好。无论配方奶厂商如何努力的提高他们的产品,它始终是一种人工的替代喂养方式,无法和母乳对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相提并论。

对于妈妈,母乳喂养也有诸多好处。除了能够尽快恢复到孕前体重,她们也会因此有更低的乳腺癌、宫颈癌、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这些对中国妈妈来说都非常重要。总的来说,母乳喂养的妈妈更少抑郁,因为她们的宝宝更健康,她们也更快乐。

母乳喂养对我们整个社会都有益处。它为许多家庭节约下不小的开支。从看病治病的角度,也很省钱,因为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少生病和住院。母乳喂养也降低了地球资源的负担。母乳喂养很绿色,很环保,有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婴儿生命的前天,从受精卵形成算起,到大约2岁,对走上健康的人生道路非常关键。婴儿从大约6个月开始需要奶以外的食物。引入健康的婴儿辅食,尤其是食物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定期称量宝宝的身长和体重,确保他们在按照正常的速率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提高母婴健康方面有着非常了不起的进展。进一步的发展将有赖于回归母乳喂养的传统和遵循这本书里面指出的现代科学育儿实践。所有的婴儿都是不同的。一些宝宝很小就开始睡整夜了,而另一些宝宝喜欢多次醒来喝奶。一些宝宝比另外一些哭得要更多。一些妈妈会遇到更多的喂养难题。这本书包含了很多结合了陈博士自身经历的实用建议。它将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快乐的社会。父母和祖父母可以从她的书里学到很多智慧,让他们的宝宝或孙辈更健康和快乐。祝她的出版工作一切顺利。

科林·宾斯教授,医学博士

约翰科廷公共卫生杰出荣誉教授

科廷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珀斯,西澳大利亚

下周新书出版,希望它能支持更多妈妈成功实现母乳喂养,为妈妈和宝宝带来些许不一样的人生。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yz/4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