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转眼的端午节就到了,作为国家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各地都会举办端午节活动,人们也会进行一些古老的民俗活动,来纪念这个节日。
说起端午,人们想到大多都是赛龙舟、吃粽子,还有忧国忧民的屈原。
除了耳熟能详的屈原以外,江浙一带流传着关于端午节纪念伍子胥、曹娥的传说。你听过吗?
端午节传说
据传伍子胥,楚国人,父兄为楚王所杀。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而后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吴王夫差不听。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曹娥寻父图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各个地区还有自己特有的民俗活动。
河北省
在河北的一些地方,端午节不能打井水,据说为了避井毒。但是现在井已经非常少了,知道这一习俗的可能就只有老人了。
某些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需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可以看出这个地区对于端午节的重视。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能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
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白团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福建省
建阳县以五月初五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
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既有全国通用的习俗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又有各地特色的民俗活动,并且于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地也一直在举办将民族文化和端午结合为一体的传统文化活动,作为民族精神的传承人,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践行、并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粽子好吃,可不要贪多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不仅仅是农业……
我们是一个有知识、有见地、有深度、有温度的资讯交流平台。在这里,您的声音我们能够听见。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就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中恒农业孵化
长按识别贵阳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