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上的问题来问熙和医生
疥疮是由疥螨(图1)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经典的疥疮表现为剧烈瘙痒,伴有小的剥脱性红色丘疹,累及手指、手腕、腋窝、乳晕、腰部、生殖器和臀部(图2、3)。结痂性疥疮为少见临床变型,表现为鳞屑、结痂和皲裂性斑块,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图1.疥螨
图2.疥疮好发部位
图3.疥疮临床表现
疥螨的根除方式有赖于临床表现(经典性、结痂性或地方性疥疮)和患者人群(例如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本文主要阐述疥疮的治疗。
一、经典性疥疮
治疗经典性疥疮的抗疥药物在不同地区使用不一。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一线治疗为外用扑灭司林(苄氯菊脂)和口服伊维菌素。其他治疗包括苯甲酸苄酯、硫磺、克罗米通、林旦、和外用伊维菌素等。
(一)一线治疗
外用扑灭司林疥疮非常有效,治愈率将近甚至超过90%。口服伊维菌素为备选一线治疗,疗效可能略弱于扑灭司林,但用药方便。幼儿及妊娠人群需作特殊考虑。
1.扑灭司林
扑灭司林是外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可通过干扰昆虫电压门控钠通道功能,进而导致神经递质中断。
用法:扑灭司林乳膏需自颈部涂抹直至足底,包括手指和足趾下方区域。成人通常涂抹1次,1次30g。幼儿常有头皮受累,因此这类人群需要涂抹头面部(眼和口除外)。涂抹后8-14小时洗澡去除药物,通常采用抹药后过夜的用药方式。为消除疥螨,可能有必要在1-2周后再用1次。不过目前尚未比较1次和2次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
疗效: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显示,外用扑灭司林(图4)疗效优于口服伊维菌素、外用林旦和克罗米通。
图4.治疗前后对比
副作用:扑灭司林一般耐受性良好,潜在副作用为皮肤刺激。
2.口服伊维菌素
口服伊维菌素为扑灭司林的替代用药,使用方便。这种治疗特别适用于疗养院等疥疮爆发的机构,这些地方使用外用药物不切实际。需要注意的是,不推荐口服伊维菌素用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或体重低于15kg的儿童。
用法:对于经典性疥疮,伊维菌素常单次口服,剂量为μg/kg,1-2周后重复1次。
有效性:多种研究均有证实口服伊维菌素治疗疥疮的效果。随机试验证实单剂量伊维菌素(μg/kg)疗效优于单剂量林旦但弱于单剂量扑灭司林。另有随机试验则发现两次剂量伊维菌素疗效与单剂量扑灭司林相当。
副作用:通常耐受性良好,大多数的严重副作用见于蠕虫感染。
(二)其他药物
其他局部治疗药物包括苯甲酸苄酯、硫磺、林旦和克罗米酚。这些药物疗效弱于扑灭司林。近期有随机试验比较了扑灭司林、外用伊维菌素和口服伊维菌素,结果发现扑灭司林和外用伊维菌素疗效相似。
10%或25%苯甲酸苄酯成本较低,在欠发达国家使用较多。治疗方案较多,可以连用2晚,每晚1次,7天后重复治疗。6%-33%外用硫磺主要用于新生儿和孕妇,用法为连用3天。目前林旦应用较少,因其有癫痫和死亡等系统毒性风险,仅考虑在其他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时候使用。欧洲和日本指南不建议使用此疗法,更是禁用于结痂性疥疮。克罗米酚治疗不规范。其中一种方案为药物从下颌以下应用至全身,每24小时后重复1次,48小时后冲洗干净。
二、结痂性疥疮
扑灭司林联合口服伊维菌素是结痂性疥疮(图5)的一线治疗方案。单用扑灭司林需要重复涂抹,失败率较高。另有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显示,口服和外用伊维菌素联合治疗同样有效。
图5.结痂性疥疮
主要可选择两种治疗方案:外用5%扑灭司林或外用5%苯甲酸苄酯,前1周每日1次,随后每周2次直至治愈;单剂量口服伊维菌素(μg/kg),口服时间为第1、2、8、9和15天。对于重度感染患者,口服伊维菌素疗程可能更长,可在第22和29日增加2次。
三、特殊人群
(一)儿童
扑灭司林疗效及安全性高,为儿童疥疮(图6)首选药物。2月内婴儿疥疮常有外用硫磺,因缺乏对此年龄段人群扑灭司林的监管审批。林旦不适于10岁以内儿童。不推荐体重低于15公斤儿童口服伊维菌素。
图6.婴儿疥疮临床表现
(二)妊娠女性
扑灭司林全身吸收率低,药物代谢迅速,可优先考虑用于妊娠女性和哺乳期女性疥疮的治疗。妊娠女性的二线治疗为外用硫磺和苯甲酸苄酯。
四、治疗评估
治疗1周后如果活动期皮损消退或者无夜间瘙痒,则可能治疗成功。主要留意的是……
五、治疗症状和并发症
主要包括治疗瘙痒、继发感染和皮肤结节……
对接触过经典性疥疮患者的无症状人群建议如下:
●接触患者时适当注意,例如避免皮肤-皮肤直接接触、注意洗手。
●一并治疗有长期皮肤-皮肤接触疥疮患者的家庭成员或其他成员。
●用药后的8小时之内不与患者进行皮肤-皮肤直接接触。
●对患者所用衣物和被褥进行热处理(热水清洗、烘干等)。
●患者出院后,对房间进行清洁和除尘。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内容由本人编辑。除非无法确认,“冯氏医疗”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