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作山珍的石蛙,售价高达200块每

引言

敢吃、会吃,是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大特色。许多在国外看不上的食材,或者是泛滥成灾的物种,只要经过我们的厨师稍微加工,立马就会变成一道味美可口的上等佳肴。即便是没有经过专业的厨师培训,普通老百姓用祖传的古法秘方制作的美食,一样能够征服人们的味蕾,所以我们也有“美食之国”、“舌尖上的国度”等赞誉。

不过,也正是因为我们过于注重美食,使得很多以前遍地都是的物种,成了濒临绝迹的珍稀物种。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越来越重视,为了约束人们为了口腹之欲对自然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一面出台法律法规,对珍稀物种进行保护;一面鼓励人们采用人工养殖的方式,使维护生态平衡和满足味蕾需求二者兼顾。

然而有一种被称之为“山珍”的石蛙,虽然具有药食两用、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但是敢于上手养殖的农户却不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蛙类中的“山珍”

其实很多朋友对石蛙都不陌生,尤其是生长在南方农村的朋友,对石蛙都有一些了解,只不过因为所处地域不同,叫法也有所差异。比如有些地方叫“石蛤蟆”,还有一些地方叫“飞鱼”、“山鸡”等等。石蛙的学科名字叫“棘胸蛙”,因其腹部或四肢生有芒刺而闻名,常见于位置较为偏僻、生态环境良好的河流或石坑当中。

石蛙身上的芒刺是一种天然的防御武器,在遇到蛇类这种天敌时,可以利用身上的芒刺很好地保护自己,不仅能将成年蛇打得落荒而逃,而且还经常以蛇的幼崽,以及一些对农作物、植物有害的虫类为食物。这也是石蛙与其他蛙类最大的不同之处。石蛙还是一种比较团结的物种,当天敌进入石蛙的巢穴时,会遭遇石蛙的群起而攻。

石蛙的价值非常大,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根据《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它还是一种难得的药材,食用可以治疗幼儿痨瘦、疳疾、疥疮等疾病。所以石蛙在古代就有“山泉中的活人参”之称,被誉为“四大山珍”之一,而在美食界也有“百蛙之王”的称号。根据史料中的记载,早在东汉时期石蛙就是人们常见的美食之一,而且还是宫廷必备的一道御用佳肴。

为什么许多农户不敢上手养殖?

正是因为石蛙身上具有这么多耀眼的地方,一度成为国人追捧的美味佳肴,在销售市场长期占据相当的地位。根据几年前的调研显示,体格大、品质好的石蛙可以达到元每斤的售价,而体格较小的石蛙最低也在每斤元以上。人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再加上工业化的发展,石蛙的生存环境被压缩,如今已经成了濒危物种。

出于国家的倡议和利益驱动,许多受到保护的濒危物种,都会被农户进行人工养殖,可是敢于养殖石蛙的农户却非常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养殖成本高。石蛙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远离人际嘈杂的繁华都市,而且水源要纯净,空气没有污染的良好环境下,才能存活并成长起来。但就找到这样苛刻的环境就是一笔价值不菲的投资,这是很多养殖户没办法达到的。

其次是养殖技术要求高。石蛙的抗疾病能力比较差,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养殖户精心地呵护,稍有不慎就会诱发疾病,出现大面积死亡,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且,石蛙对水温也有要求,水温过低会进入冬眠,水温超过30度后又会进入夏眠状态。这就决定了石蛙的养殖难度高,成长周期长等特点。这也是很多养殖户不愿意触及的原因。

结语

从综合方面来说,虽然市场上对石蛙的需求量很大,经济效益也非常客观,但是它对生长环境、养殖技术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使得养殖成本也相对高昂,所以让很多养殖户望而却步,不敢于上手进行规模化养殖。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众多养殖户中也不乏一些开拓者,在摸索中不断成长,通过养殖石蛙赚到了相当可观的财富。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国家对珍惜动物的保护力度非常大,为此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捕杀野生石蛙是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而目前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的石蛙,也仅限于人工养殖并取得了销售许可资质,千万不要为了口腹之欲去触犯国家法律,更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挑战法律的底线,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一切就都追悔莫及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tp/9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