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明天是年3月14号,农历是二月初二,这可是个重要的日子,是传统青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一说,在农村,老辈人都非常重视这一天。“龙抬头”,意味着冬藏结束,万物焕发生机,昂首挺胸,欣欣向荣。
虽然龙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古人认为它是一种神物,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会给人带来祥瑞。中国古代以龙为图腾,将龙奉为信仰,中国人也历来视自己为龙的传人。
在中国古代传说里,蛰伏了一冬的龙会在二月初二这天苏醒,开始兴风布雨,为人间降下甘霖,滋养田地,护佑着它的传人。
至于龙为什么偏偏是在二月初二这天苏醒,不是二月初一,也不是二月初三,大概是因为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所以二月初二是个吉利的日子,适合祈福求安康。
祈雨敬神
民间历来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的说法,此时大地解冻,若得春雨灌溉,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所以这天人们会举行敬龙祈雨仪式,祈求神龙降雨,满足庄稼所需,以求粮食丰收。
不过,这祈雨仪式多流行于北方地区,因为北方干旱少雨,春季大多缺水,不管是农业还是生活都急需用水,所以会有求雨的愿望。
而南方多雨不缺水,但缺土地,所以这天南方地区多会举行祭祀土地公的仪式。在南方各地,会视二月二这天为土地公的的生辰,称为“土地诞”或“社日节”,祭祀土地公,祈求土地肥沃,能多产粮,获丰收,也祈求土地公能保一方平安。
除了祭祀活动,在生活上,二月二这天也有很多的习俗。
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吃东西也很有讲究,为了沾龙气,得祥瑞,所以这天吃的东西都给冠上了“龙”字,比如吃面是吃“龙须面”,吃烙饼是吃“龙鳞”,吃饺子是吃“龙耳”。
剃龙头
每年正月里,家里老人都会交待:“别急着剃头,等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再去理头发。”二月二理发,在农村被称之为剃喜头。
按老辈人的说法就是,这天剃头,孩子们能健康成长,长大会有出息。大人则会一年顺顺利利,倍有精神。这一习俗里,饱含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挖野菜,吃新菜
早在唐宋,二月二还是挑菜节。此时不管是野地里的野菜,还是园中的蔬菜,正是鲜嫩之时。因为“菜”音似“财”,人们认为这天食新菜,可以得新财。
所以二月二这天,人们纷纷会去野外挖来野菜,或去园中摘来时令蔬菜,做成可口的菜肴,美美地吃上一顿,意为讨财气。这一习俗,至今还在很多地方流行。
在浙江的温州一带,还流传有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因为旧时生活条件差,医疗条件也差,再加上卫生习惯不好,所以百姓得疥疮之类的皮肤病特多。得这病的人,不仅自身很是难过,且还容易传染别人。
可能是老百姓们发现,吃疥菜确实有助于治疗疥疮,又或者是无奈之下所选择的心理隐射,因为“芥”与“疥”同音,觉得吃了芥菜饭,也就把疥疮这个病给吃了,消灭了。所以就有了“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不过,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芥菜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这类蔬菜,能够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抵抗力增强了,抵御皮肤病的能力自然也就加强了。所以这一说法还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朋友们,二月二龙抬头,你的家乡都有哪些习俗?
点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