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温州习俗吃芥菜饭

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此时节春回大地,陌上花开,天气渐暖,春雷乍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二月二,在浙江温州流传着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芥菜梗、酱油肉、红萝卜、香菇、春笋、虾米、干贝等切丁,和蒸好的糯米饭下锅猪油同炒。香喷喷的芥菜饭出炉,每人能吃一大碗。

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瑞安县志》说,“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古时候,老百姓生活贫困,卫生意识淡薄,再加上缺医少药,皮肤病(如疥疮)患者多,且易传染。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富含叶绿素及维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的能力,增强抵抗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故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炒芥菜饭,主角就是芥菜。芥菜的品种很多,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温州的芥菜,据说清咸丰年间已相当普遍,当时有“水心芥菜,九山圆蒲”之说。不过早先的乌筋芥,虽然易栽培,但品种较差。那如现今的大叶菜,梗宽,株大,肉厚,味浓。特别是农历二月的芥菜,历经严冬的风霜,又刚抽心,甜美而鲜嫩。过去芥菜是温州百姓冬季当令的蔬菜。即使是年三十分岁酒也少不了一盘芥菜梗炒冬菇。

炒芥菜饭,芥菜用芥菜梗和心,切成小粒。米饭讲究的要用糯米,普通的用优质的粳米也可以。米要经水浸泡后炊熟,要求炊出来的米饭颗粒分明,又不夹生。配料有肥一点的三层肉晒制的腊肉,水发香菇均切丁、小葱切细,虾米用料酒浸泡。炒制时热锅下油,放入腊肉、香菇芥菜加适量盐,料酒,翻炒入味至熟,拌入米饭、再放入虾米、葱花,加味精、鸡精即可。那股香浓的味儿传来,让人垂涎三尺。做炒芥菜饭,最好是用猪油。用猪油口感会润滑一些,但不能太多太多会腻而且容易滑肠。关键是米饭,要选上好的新出的糯米。就是煮好后光洁度好;看去滋润的那种。

一碗精制芥菜饭,外观上菜与饭绿白相间,点缀着粉红的虾米和黑褐的香菇。口感上,香嫩爽口,油而不腻。另外民间有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剃毛头”。关于“二月二”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呢?据说在二月二这天理发,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不仅小孩要“剃龙头”,大人也可以给自己换个新发型,从头开始,一年精神到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tp/8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