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汉方
大家好,这里是一壶汉方。湿热可引起诸多疾病,因此我们先要明白自己的身体是否正在遭受湿热的侵害。怎么才能了解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身体症状表现来发现,也许以前你不曾在意的问题或者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身体症状,恰好就是湿热伤害你的“罪证”。
起床凭感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湿温初起的见证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这是对湿热伤身症状最有效的揭示。
很多人不明白湿热是怎么一回事,更多的人只是模棱两可地推测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湿热。其实湿热从你早上起床就能感觉得到身重头痛的情况。因为湿热初起,多郁滞在肌表,湿热较重,卫阳郁遏较甚,即皮肤的屏障防卫机能降低,并且湿热易引起“上蒙清阳”,即会出现身重头痛的情况。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湿温初起的见证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这正是对上述症状最有效的揭示。并且在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也首先对湿热症状有这样的说法:“因于湿,首如裹”。即湿缠身,首要的症状就会出现如裹如蒙一层湿衣的感觉。而加入热邪的伤害,湿热相合则会引起“上蒙清阳”且出现头痛身重的情况。
如果要检测自己身体是否有湿热,可以以此症状作为参照。并且此症状一般在暑夏季节会表现得更突出些。但对于身体正在饱受湿热侵害的朋友来说,一年四季都出现这种症状也不足为奇。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1.辨清自己是否遭受湿热困扰症状之一:睡觉起床后,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感觉很累,浑身疼痛很不清爽,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
2.暑夏季节易遭受湿热侵害,所以在暑夏季节早上起床身体湿重感觉最严重。
如厕看粪便
《临证指南医杂?泄泻》篇说:“泄泻,注下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所以体内有湿热,大便必定黏滞不爽,这是很重要的提示。
体内有湿热,必累及脾胃,所以从大便的性状来看,也可以看出我们的体内是否有湿热。大便状况黏滞不爽,不成形,形似溏泥,但非便泄,这是湿热体质或湿热病患者非常特殊的现象。
《难经》中说:“湿盛成五泄。”在《临证指南医杂?泄泻》篇也说:“泄泻,注下也……飧濡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北,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能禁锢,湿胜气脱也。”均说明不论何种泄泻,皆与湿有关,并且从大便的性状和时间长短来说,湿热大便有其特殊的地方,既不同于“湿风便”的完谷不化,也不同于“湿寒便”的澄清溺白,也不同于湿盛的久泻……而只是黏滞不畅,排泄物粘盆。所以若想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湿热,观察大便,出现排泄不畅、沾盆、恶臭,且次数不多,不如腹泻和溏泄的次数多,并伴有湿热症的其他一些特殊体征时,就可以很容易断定。
另外,湿热体质者的小便多黄或溲臭、短涩,所以当你有大便黏滞不爽,或欲便不得,临厕空蹲,且有小便黄、短涩、有溲臭时即可判断自己身体有湿热,此时去找中医师,多数能确定。
刷牙看舌头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质、舌苔的表现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的状况。每天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湿热交蒸则舌黄”可作为湿热袭身的重要标志。
湿热症状很多,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不同湿热症有不同的表现。一般身体出现湿热时,舌头的表现多为苔腻或厚腻,白腻,或黄厚腻等。须从中医辨证的角度,从湿热论治,方可消除这些症状,不过这需要中医师的治疗,但是作为一个自诊手段,舌诊无疑是提早发现身体是否有湿热的重要自查手段。
另外,如果发现舌体边缘有压迫痕迹为齿痕舌,舌体肿大,出现齿痕。一般为脾阳虚衰、水湿内停的表现。所以有齿痕一定有水湿,结合舌苔舌质可以决定是否湿热。如果舌体上有红色颗粒突起像刺,摸时感觉刺手,有红色或黄黑色点刺,一般多在舌尖部,舌色为鲜红或绛红色。主邪太盛,舌边芒刺为肝胆热盛,舌中有芒刺主胃肠热盛。这也是判断湿热的一个重要舌象。
总之,发现舌象异常时,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如果经常自我观察和感觉比较,再结合中医师的诊断,时间长了,很多症状是可以看出身体的异样的,所以要用心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患白癜风可以要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