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的预防与治疗
一、总述:
1、由疥虫引起,因密切接触传播,共用被褥混衣裤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2、疥疮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极易流行,青少年学生由于年龄偏小,缺乏足够的卫生知识,不重视个人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加上集体生活,同学们相互接触频繁发病较高。
3、疥虫特别喜欢在夜间活动,此时传播机会最多。
4、疥疮生存能力极强,离开人体可以存活24-48小时,因此传染性很强。
二、主要症状:
皮损好发于皮肤薄嫩部位,如指缝、肘窝、腋窝、脐周、腹股沟、外生殖器等,主要为丘疹、水疱、隧道和结节,感瘙痒,夜间更明显。
三、预防与治疗:
1、注意个人卫生,不与患者共用衣物、毛巾、脸盆、被褥等。
2、一旦发现感染疥疮,立即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进行煮沸10分钟以上的高温消毒,再进行洗涤;如不能烫洗者,一定要用密封塑料袋包起来放置于阳光下曝晒1周以上再用。
4、用芥乐宁涂抹颈部以下全身,连续涂抹3~5天或遵医嘱。涂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服。5、治疗期饮食忌口,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海鲜类。
6、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手足口病预防与治疗
一、总述:
1、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3、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4、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
5、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
6、潜伏期:一般2~7天,无明显前驱症状。
二、主要症状:
1、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小疱疹;
2、斑丘疹,手足部多见,很快转为小疱疹,2~3日自行吸收,不留痂;3、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
4、一般预后良好,多在一周自愈。
三、预防
1、坚持晨检、午检制度,发现有皮疹的儿医院就诊,并追踪就诊结果,一旦确诊及时报告;
2、做好消毒工作、保持良好通风;
3、指导学生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4、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
·END·
重庆精一民族小学校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