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潮脑、树脑、韶脑、油脑、脑子。
药科——樟科植物樟的根、干、枝、叶经提炼制成的颗粒状结晶。
产地——主产于台湾、贵州、广西、福建等地。
药类——开窍。
药性——热。
药味——辛。
入经——心、脾。
功效——开窍,辟秽,除湿,温散,止痛,杀虫。
主治——寒热,吐泻,腹痛闷乱,痧胀腹痛,疥癣湿疮,瘙痒溃烂。
现治——牙痛,满口糜烂,脚气肿痛,冻疮。
参治——一切风眼热痛,一切瘙痒,一切顽癣有虫,疮难收敛,小儿秃疮,远年烂脚,皮蛀作痒,汤火疮,阴疽初起,虫疥,臁疮,疥疮有脓,疬疮溃烂,臭腐疼痛。
药理——祛痰,防腐,强心,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用法——丸剂,散剂,酒溶化服,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量——丸剂或散剂(常量0.1~0.2克),外用(适量)。
禁忌——有毒。忌见火。内服不宜过量。孕妇忌服,气虚者忌服,皮肤过敏者慎用。
自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