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民俗二月初二middot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二月二

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在我国各地二月二的风俗活动不同,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

二月二龙抬头·来历

谚“二月二,龙抬头”一开始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后来被称为了龙抬头,兴于长安,始于贞元之初,首倡者是唐德宗李适。他认为,三月有“上巳节”,九月有“重阳节”,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却没有一个节日,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就征求宰相李泌的意见。

李泌,历仕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威望很高,他觉得德宗所说颇有道理,为此他建议:废除以往正月最后一天为节的旧例,改贞元五年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这一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木神,以祈祷丰收等等。

德宗听了十分高兴,完全采纳了李泌的意见,立即颁布了一道诏令,以贞元五年二月一日为中和节(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

剃龙头: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炒玉米: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干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开笔写字: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为孩子正衣冠、点朱砂启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愿孩子长大断文识字。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

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食

猪头肉:

二月二吃猪头肉被称之为吃“龙头”,是必吃的龙食之一。甭管是猪脸、猪耳朵还是猪拱嘴,家家户户都要买上一份,通常买熟食的偏多,所以二月二这天卖猪头肉的生意特火,去晚了根本买不到。猪头原本是供奉给上天的祭品,农家杀年猪,正月基本就吃光了,只把宝贵的猪头和猪蹄留到二月二这天供给龙王吃。希望新的一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而供奉后的猪头肉就成为当天的美食了。猪头“带头”,食猪头为龙抬头,讨鸿运当头的好彩头。寓意吉祥如意,一年都有好彩头。

面条:

吃面条,也叫“吃龙须”,龙须面也由此而得名。“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人们用吃面条的习俗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饺子:

到了二月二,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这一天吃饺子被称作“吃龙耳”。过去,医学不发达,染上病就不容易治好,大概人们认为“龙抬头”会镇住一切病害,吃了“龙耳”,龙会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祛除百病,到现在还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的顺口溜。

吃猪蹄:

吃猪蹄又叫吃“龙爪”,也是龙抬头的日子必吃的龙食之一。一种说法是代表平步青云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新的一年抓来好运和财运。在古时候,猪蹄是作为供品,用来祭祀神仙,尤其是龙王爷的,人们希望在神仙和龙王的保佑下能够鸿运当头,风调雨顺。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好运连连。

吃芥菜饭:

另外还有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这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以前,老百姓生活贫困,卫生意识淡薄,再加上缺医少药,生疥疮的患者多,且易传染。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对人的皮肤有好处,故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编辑:程麟

审核:刘德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ss/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