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时尚先生rdquo朱卫

朱卫明,年生于浙江嘉兴,“NATURALGIFT”(NG)品牌创始人;N次方设计师品牌集成店创始人;嘉兴市十大杰出青年。

讲述朱卫明

主笔团团

编辑丑丑

你看我这双手,一看就是从小干粗活的手。

我出生在嘉兴农村,高中读了一年便辍学了。

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个能养活自己的厨师。25年前,我还只是一个给人装玻璃门窗的学徒工。

从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跟时尚沾边,会把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

刚创业的时候,员工大会,我上台发言,手撑在桌面上,脚却一直在抖。紧张到心脏狂跳,语无伦次。

现在,我到上海举办时装秀,到米兰参加时装周,大家都叫我“时尚先生”。

年底,经常被请去主持企业家年会,说我主持风格轻松幽默,就像脱口秀。

本来今年也排了好几场主持,还要表演唱歌。因为疫情都取消了。

很多明星都喜欢到我这里来选衣服,张敏前几天刚来过。如果太忙来不了,朋友们会在电话里告诉我,需要什么场合穿的服装,叫我推荐。

一路走来,我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农村的穷小子,到“时尚先生”,我走了整整25年。

我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农民。我年出生,家里还有个哥哥。

我爸平时除了种田、做电工,还帮人盖房子,村里谁家需要帮忙,一叫他就去了。小到修灯泡,大到农忙的时候,开着自家拖拉机去帮别人耕田。

我妈说他:“别人一叫就去,唯独家里叫不应。”

他总说:“吃亏是福,吃亏就是便宜。”“做事就是做人,帮人就是帮自己。”

妈妈对我和哥哥管教很严厉。早上天还没亮,就把我们从被窝里拖出来,背着箩筐,摸黑去地里采桑叶,回家喂蚕宝宝。

我们家有六亩田,种麦子和油菜,还养了鸡、羊、猪和蚕,活永远干不完。

我和哥哥在村子里,出了名的勤快。

我才八九岁,家里烧饭的任务就归我了,个子小够不到灶台,垫条小板凳。

每天放学回来,丢下书包就去割草、喂鸡羊、打扫猪圈,忙到夜里很晚,才有时间坐下来写作业。

最开心的是下大雨,溪沟涨大水,河里的鱼跑到田里来。天一黑,我便提着煤油灯,拿着长夹片,去田沟里夹黄鳝。

一晚上能夹满满一竹篓,第二天让爷爷拿去集市卖了,给我买棒冰吃。

母亲很严厉,但父亲很宠我们,每天回家都会抱抱亲亲我们。要零花钱的时候,总是要一毛,给两毛。

赤豆棒冰五分钱一根,批发只要两分五。我让父亲钉了一个木板箱,里面垫上棉絮保温,批发一箱棒冰,骑自行车绕着村子卖。

我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大声叫卖。晴天生意还可以,能赚点零花钱,下雨天就不行了,一根棒冰也卖不出去。回家一看,全化了,难过得哇哇大哭。

父亲拍拍我的背,安慰我:“人总是要遇到困难的。过去了就好了。”

80年代末,我家开了个小饭店,我经常去店里帮忙做菜,还给自己做职业规划,以后要当一名大厨。

初三时,爷爷、父亲相继病倒,哥哥当兵去了,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

我只好休学一段时间,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买菜、做早餐、炒菜,在店里从早忙到晚。

夏天,锅台边又热又闷,油烟吸多了,整个脑袋都嗡嗡作响。春节,还去帮村里人烧喜宴,第一次在灶台边过年。

断断续续把高一读完,我决定退学。老师同学都劝我不要放弃:“你成绩这么好,不学太可惜了。”但我一门心思想出去打工,学点手艺。

退学后,我到桐乡的毛衣厂里当学徒,学机修,也学织毛衣。

19岁的我

年,我21岁。舅舅买了8台缝纫机,和亲戚合伙在海宁开了一家皮衣作坊,喊我去帮忙。

舅舅的皮衣作坊隔壁是“装潢部”,接一些店铺装修,也做铝合金门窗。原本就一个安装师傅带一个小徒弟,我加入后,三个人一起干了一年。

冬天零下好几度,寒风呼呼呼地吹,又冷又冻。装铝合金门框,得先用黄油封边,然后安装、一点点粉刷。手上长满冻疮,红肿流血,又痒又疼。

下了班,我就去车间里看师傅们做衣服,看他们怎么选皮料,怎么配色、拼接、缝纫。

看着一块块皮料,经过一道道加工,最后变成成衣,觉得太有意思了。

晚上,我和表弟挤在阁楼上一张80公分宽的小钢丝床上睡,两个大小伙子只能侧着身子躺。

白天在制衣车间里看到的做衣服步骤,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那一年,我白天出去装窗户,晚上回来学做衣服,还帮着装灯泡、买原料、修缝纫机、帮舅妈烧菜招待客人,什么活我都抢着干。从来不觉得苦,每天都很充实。

舅舅经常教育我们:“劳者多能。”

我很不理解,都说“能者多劳”,为什么要反过来呢?问舅舅,他笑而不语。

夏天,舅舅准备在海宁皮革城里开一家店,让我负责店铺装修。

我边逛边观察其他店铺,发现他们的衣架都是平的,挂上一排衣服,只看得见第一件,后面的都被挡住了。

琢磨了几天,我设计了一款斜的衣架,用镀锌管和六角螺帽一节一节焊接起来,形成一个斜度,外面再用银粉刷一下,既好看又耐用。

皮衣一件一件挂上去,错落有致,每件衣服都看得清清楚楚。

很多店主跑来问,这衣架哪里买的。舅舅说,是我外甥做的。

于是,我的“斜衣架小作坊”开张了,成本30块,卖60一根。

开始父亲帮我一起做,后来又招了两个工人,每天能做二十多个,天天卖光。

我买了一辆破二手面包车,买材料、送衣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忙不过来。

到了年底,市场上很多家都卖起了“斜衣架”。他们用很差的材料做,仿我们的款,只卖30块钱。

我不愿意做质量差的东西,就不做了。

正好,舅舅和合伙人分开了,我继续回舅舅那儿帮忙。

我天天往车间跑。发现传统的皮衣厂,十年也不变款,皮革城家家都是同样的款式。

我想做不一样的皮衣。趁学习的机会,一个人跑去广州的服装市场逛了好几天,在白马服装市场背了8件很别致的样衣回来。

舅舅和工厂的师傅们都说很怪很另类,不可能卖出去,不肯做。那几件样衣最后只好卖给舅舅的朋友。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皮革城生意不好,压了些库存,皮衣卖不出去。

舅舅带着我到处去摆摊。早上五六点到菜场门口,交五块钱的摆摊费,把衣服摆出来卖。

舅舅学会了各地的方言,拿着喇叭用当地的方言大声叫卖。我怎么都开不了口。

我从小性格内向,上学的时候,后座的女生跟我多说一句话,我都会脸红。

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晚上不加班的时候,舅舅会催我和表弟去舞厅,让我邀请女生跳舞。

舞厅里黑黢黢的,女生靠墙坐一圈。我看都不敢看,更不用说邀请了。每次都和表弟抱在一起跳。老被大家嘲笑,舅舅恨铁不成钢。

站在街上吆喝卖衣服,对我来说是天大的挑战。

舅舅逼我喊,说:“胆子大点,喊出来,只要人家把衣服买走了,结果不就是你厉害吗?”

我躲到衣架后面,拿衣服挡住脸,才敢悄悄喊几声。声音都是抖的,跟做贼一样。

其实我很羡慕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我也想变得和他们一样自信,侃侃而谈。

年年底,我向舅舅提出想去外面看看,学习。

向舅舅借了一万块钱,跑去广州听课。27个小时的火车,很挤,没座位。我只好躺在一个小角落,当时浑身长满疥疮,奇痒无比,痛苦得要死。

我像一块海绵一样,到处去学,销售,学逆向思维,学演讲……渐渐胆子大起来,敢和舅舅一起叫卖了,也能独立去向客户介绍我们的服装。

不到一年时间,我们不仅把自己的库存卖光了,还收来皮革城别家店铺的积压库存,一并售空。

年底,舅舅说不想做服装了,劝我一起转行。

思考再三,我发现自己真心喜欢服装,决定坚持下去。

舅舅很担心,我一没有资金,二没有厂房,除了一腔热爱,什么都没有。

我和舅舅反复谈了三次,他总算同意借我5万块钱,我跟他说:“店面你租给别人多少钱,就给我算多少钱。我现在没有钱付,但到了年底,一定赚钱还你。”

自己做老板,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第一步是改装店铺,把原来乌漆麻黑的墙面全部刷白,装上很亮很亮的灯。

别人店里都暗暗的,就怕客户看出衣服瑕疵,而我偏要大大方方给客户看。

设计、配色、钉扣子、熨烫、打包、发货……什么都自己干,每天起早贪黑,只睡四五个小时。很累但很快乐。

我突然理解了舅舅之前说的,“劳者多能”的意思:你只有不断地去做,去经历,你才会获得能力。做得越多,能力越多。

我从服装店买了几件布装样衣,和皮拼接混搭,开发了99-5和99-8两款时装。

我很兴奋,拿给舅舅看。舅舅还是不看好,觉得肯定卖不出去。

我说我的衣服这么漂亮,怎么会卖不出去?我不相信。

每年七八月,客户都会来批发冬天的款。被舅舅言中,我的衣服果然没人要。

坚持到九月末,一个客户来拿了十几件99-8款去宁波城隍庙卖,一晚上全部卖光。

一家卖爆后,就不断有新客户来,拿着钱追着我拿货。

第一年赚了二十多万,还了舅舅的钱,还剩下不少。

我用赚来的钱继续开发新款,发愿要做中国休闲皮衣的第一品牌。

第二年,“99-8”被很多家抄版了,家家卖爆。

我不生气。被人抄说明我的设计有人喜欢。人家抄,我就改,年年被人抄,我就年年创新。这反而成了我不断前进和创新的动力。

年,我在海宁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工厂从毛胚房搬到了小区里,原来的8台旧缝纫机翻倍成了16台。

第二年,在海宁市区租了平方的一层楼做工厂。不到一年,又在海宁新华书店楼上,租了一千多平米的厂房……

年,我开始用意大利进口皮设计新款皮衣,客户的拿货价从三四百一件,上涨到千元一件。

40个客户,39个都被吓跑了。

但吸引了一个新客户,是杭州龙翔桥的贾老板。他看好高端皮衣,觉得我们的设计有个性,第一次拿了二十几件,后来陆续拿了几百件。

几百件衣服很快销售一空。其他客户一看,也跟着来拿了。

为了设计出有个性的款式,我经常到处去找灵感。

我会站在香港中环,或者上海淮海路,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看形形色色的路人,观察他们的穿着打扮。

喜欢乐队,喜欢泡吧的人,打扮都很有个性。我去各种酒吧,观察他们。

那时候没有什么时尚网站。时尚资讯公司来海宁推销画册,一本要卖块。里面有张时装照片,都是专业人士从世界各大秀场拍回来的。

围观的人很多,但没人愿意买,就我一个人很干脆地掏钱买了。

大家都觉得我傻,但我觉得特别值,个款式,拆解、组合、创新、重构,取其精华,就能设计出上千新款。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以前,我们一直做OEM定点定牌加工,也给许多品牌供货,人家拿我们的衣服贴牌售卖。

明明是我们的原创设计,却只能贴上别人的标签。

虽然订货量很大,回款也快,但这不是我的梦想。

我要做自己的原创品牌,做出属于中国的世界品牌。

5年,我花了7万块钱,买了一个品牌,叫“NG”。

“NG”,全称为“NATURALGIFT”,中文意为“天赐的礼物”。同时,我又赋予了它另一层含义:不断推倒重来、不断成长。

朋友嘲笑我,说你花那么多钱,买个NG,这个名字不好。

拍电影NG,大家都知道,就是失败嘛,不断地失败重来。我不忌讳,反而很喜欢。

人生也好,事业也好,不就是需要不断地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一次又一次重新来过吗?

6年6月,“NG”作为原创设计品牌第一次参加中国服装博览会。

团队带着一二百件新赶出来的样衣,十几件裘皮大衣去北京参展。

撤展后,团队先行整理装车回海宁,我留在北京继续参观。

凌晨,我正睡得迷迷糊糊,被一个电话惊醒,是公司的伙伴:“朱总,不好了,车在南京长江大桥上起火了……”

我赶紧问:“人有没有事?”

确认人没事后,我呼出一口气,只要人没事就好。

觉是没法睡了,赶紧买了最早一班火车票赶去南京。到了地方一看,傻眼了。

装样衣的加长版货车,烧得只剩一个黑乎乎的空壳子。车已经被拖到了消防站。

这次大火损失一百多万。

回到公司,我跟团队说:“这次展览效果非常好,马上会有很多客户来订货。我们要赶紧做出一批新的样衣。只要大家团结一致,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上下一条心的力量是很大的。这一年,订单成倍增长,“NG”品牌,也在时装界有了名气。

我们在海宁的工厂

年,皮革城火了之后,全国各地的人都跑到海宁来买皮革,人山人海。服装企业一窝蜂开起了生活馆、工厂店。

大家都劝我也开一个。我没同意。

年国庆长假七天,我都在思考。

此时还没有“买手制”的概念,我想象“NG”的未来,应该是进入像IT、连卡佛这样的集合店。

国庆后上班第一天,我马上查飞北京的机票。还剩两张头等舱的票,一张要元。这是我人生中买过的最贵的两张机票。

我跟室内设计师说,走,马上飞北京。

设计师特别不解,问我:“平时飞北京只要几百块一张票,为什么不等两天再走?”

我说:“我要做的这件事一刻都不能等!”

到了北京,我们直奔三里屯看店铺。

太古里南区跟北区中间有一个大厦,叫3.3大厦,正好楼层调整,转弯处有七百多方空出来。

老板是温州人,好心劝我说,这个地方赚钱很困难的,拿个小一点的店好了。

我说:“我想做成一个买手店,邀请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品牌加入。前三年我没想过赚钱,少亏点就行。”

年9月10日,平方的“N的N次方”三里屯店正式开业。

装修是暗黑风格,门口橱窗里的衣架是我专门找来老木头做的。我还设计了一个有电影特效的房间,让顾客可以沉浸式体验。

我发出多封邀请函,邀请了很多明星朋友来。我借了很多家具饰品,摆得很有调调,计划请模特走秀,调酒师现场调酒……准备开业那天在屋顶花园办一个露天party。

结果当晚来了多人,三里屯被堵得水泄不通。3.3大厦的屋顶花园,角角落落都站满了人,礼品不够、酒水不够,连矿泉水都喝没了。

开业半年,黄晓明、杨坤、朴树、张馨予、袁珊珊等明星都成了店里的常客。

年10月17日,上海时装周最后一天,“N的N次方”上海新天地店开业。

平方的店面很不规整,七拐八绕的,我租下来的时候,新天地的老总都很不解。但我觉得,越不规则,设计师越有发挥的空间。

装修的时候,我脑子里有一幅很美的画面,两只白色的孔雀,一把现代的椅子,一个老树根。

设计师说不好看。

我坚信自己的眼光,和对时尚的理解。去孔雀养殖场定了两只白孔雀标本,从北京拉来老树根和一张全钢的流体沙发,放进去。

现在,经常有人来店里打卡,为了这两只白孔雀。

店里不仅卖“NG”的衣服,也集合了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设计师品牌。许多明星会来选衣服,有时我们也会根据他们的需求,做特别定制。

有两件金色流苏款皮衣,就是为周杰伦和昆凌定制的,我带去演唱会现场后台6款衣服让他们挑选,6款他们都喜欢,都留下了。

“NG”的设计不一定人人能懂,但爱它的人,会一直相随。

年,我们联合了百位原创设计师品牌,举办了两季大型showroom“T的n次方”。

我希望资助一些有想法、有抱负的新锐国内原创设计师,为他们提供才华展示的平台。

在中国做原创设计很难。很多独立设计师,一身才华,但是没有产业链配套,想要买点小批量的面料,做点小批量的生产非常困难。

没有大批量的订单,厂家根本不接,甚至连打样都不肯帮他们打。

设计师很多创新的设计,没法呈现,梦想渐渐被磨灭。有些设计师不得不为了生活,放弃所爱,转行。这是中国设计的损失。

积累这么多年,NG有很好的产业链资源,我想留住这些设计师,资助他们往前走。

设计师需要绣花,我马上叫来绣花厂。激光雕刻,无缝连接,不管什么工艺,我都能帮他们找到对应的工厂配套。没有起订量的要求,价格只有国际价格的几分之一。

我决定做一场showroom。给中国的原创设计师提供一个孵化和推广平台,让好的设计能被看到。

朋友都劝我,搞showroom吃力不讨好,又麻烦又费钱,展览结束还有一系列的售后、服务、质量问题需要保障跟进。

但我认真思考了一星期,还是决定干。

办第一季showroom的时候,新天地后面的写字楼刚刚造好,我们租下了一整层,平方。策划、做广告、拉赞助,整个展览的环境布置、场景搭建,都自己干。

参展名额只有七十个,半个月就有好几百个设计师报名。许多设计师通过各种关系找过来,希望能得到一个展览的机会。

我对参展设计师的选择,不看名气,只看才华。

他们都是怀揣梦想的人,一针一线在编制自己的梦想。我实在不忍心拒绝他们,把展位增加到最大限度,一百零几个。

我们自掏腰包,花了一百多万布展。定制了全新的衣架,从模特公司租了几百个崭新的模特。

我带着团队在现场做义工,几天几夜没睡觉,困了就在现场打个盹儿继续干。

没想到,发布会当天出现了各种意外。

有报了名的设计师临时缺席不来的,也有的设计师把衣服送来,自己却不来。他们的衣服每一件都是我们小伙伴帮忙熨烫、整理、搭配陈设的。

个别设计师谱还特别大,对我们各种发号施令,大声抱怨怎么没人帮忙搬东西。

第一季showroom很成功。但撤场的那一天,我一个大男人,竟然被气哭了。

几千个衣架、模特、货架被丢得满地都是,模特东倒西歪躺在地上,有的头断了,有的胳膊碎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垃圾、快餐盒,惨不忍睹。

两千多平方呢,我带着海宁公司团队十几个人,从各个角落把衣架一个一个捡起来整理好,一个模特一个模特扛走,垃圾清理干净……整整干了一个通宵。

场地、衣架、模特,都是我花钱买来或租来,免费给设计师们用的,连押金都没收。清场结算时,发现门也被撞坏了、窗玻璃也裂了、地板也被撬坏了,我们赔了新天地20多万。

筋疲力尽地坐在空荡荡的展厅里,之前的激情变成了沮丧。很心寒,想做点好事太不容易。

想到那么多天没日没夜跟着我干活的伙伴们,特别心疼,眼泪忍不住哗就出来了。

哭完,冷静下来,想起父亲常说的话:“吃亏是福,帮人就是帮己。”“人总是会遇到困难的。过去了就好了。”

继续干吧,既然决定要做,不能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

现在,showroom已经做了5届。设计师在成长,我们在管理方面也越来越有经验,帮助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原创设计师。

年,北京服装博览会上,一个叫克里斯托弗的法国设计师,一眼看中了NG的衣服,一定要买。

店员说样衣是不卖的,他很执着地在展位旁边等了我三个小时。

我逛完展览回来,他激动地拉着我说了一堆我听不懂的法语。

看他这么喜欢我们的衣服,就卖了一件给他。他开心地不得了,留了我的电话和邮箱。

之后他一直给我发邮件,我没回复。

年,他带着翻译专门跑到海宁来找我,说在国内找了好几家工厂,都做不出他想要的感觉,本来早就想过来,怕单子小,我不给他做,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找我的。

我说想看看他的设计作品。他在酒店房间画了两个通宵,第三天一大早就跑过来,给了我厚厚一本设计稿,他两天设计了几十款服装。

他的设计糅合了摇滚皮革、手工刺绣元素等全新美学概念,让我很惊艳。

我决定支持他。

我和克里斯托弗

他带着自己的设计去国外参展,拿了不到一百件衣服的订单,希望我们工厂能帮他制作。

他设计的衣服需要很多特殊面料和复杂工艺,一般工厂做不出。我毫不犹豫答应他:“这么好的设计,我要用最好的面料,亏本也帮你做出来!”

年4月,“NG”与克里斯托弗的品牌“CHRISTOPHETERZIAN”携手,在上海时装周发布时装大秀。

现在,克里斯托弗是我们品牌合作的设计师之一。

国际当红设计师王逢陈,也是我看着她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们的关系就像家人一样。

同是年,我和王逢陈在北京的展览上相遇,她逛了一大圈,就看中了我们品牌的衣服。我们在设计理念上有很多相同之处。

这个小姑娘特别能吃苦。她太热爱服装设计了,住在北京的地下室,边打工边学设计,医院。

看到这么年轻的设计师在为梦想打拼,我很感动。我把她当妹妹一样,全力帮她。

我和逢陈

她在上海做展览,我帮她拉赞助;她要去英国念书,我赞助她学费;她的设计要做成衣,我带她挑面料、选工艺、拉资源、找工厂合作……

后来她考进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是该学院百年历史以来,招收的第一个来自中国的男装设计师。

在校期间,她就获得意大利AlbiniGroup奖,毕业后在英国创立了同名男装品牌“FENGCHENWANG”。

她要给我股份,我说不需要你回报我任何东西,我帮你是因为你有才华,我自己愿意帮你。

现在,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外设计师加入进来,给“NG”乃至整个中国时装界都带来了新的血液。

看到他们的才华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喜欢,我发自内心的高兴。不断有新的人才崭露头角,中国的服装行业才能持续地,多元化地发展。

我外表打扮时尚,内心其实非常传统。在我看来,对父母孝顺、对朋友侠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个男人必备的品质。

年夏天,我和著名摄影师李荣凯耗时近2个月,为徐锦江创作了3组摄影作品。

徐锦江大哥从影四十年,师从国画大师关山月,是演员,也是一位艺术家。

他很喜欢穿“NG”的衣服,我们因此成了朋友。

徐大哥在安徽蚌埠“闭关”三年,修复了一座文化式的传统建筑空间,徐锦江艺术中心。

他风餐露宿,裹个塑料布睡在工地里,耗时三年才修复好这座老建筑。

我和李荣凯,决定合作为徐大哥创作一系列人物摄影作品。

徐锦江、我、李荣凯

在摄影棚布景时,设计师选用老树根做造型。我让人从我们上海新天地的店里,运来了一把具有未来感的超流体沙发。

我给徐大哥搭配了极具禅意的橙色古风长衫,配上酷酷的长筒皮靴。

传统与现代时空的交叉碰撞,还有时装的混搭,融合在一起,诠释了我对服装,对时尚的理解,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美。

未来有一天,我希望建立一个和我偶像乔治.阿玛尼一样的世界级品牌。

作为“阿玛尼”创始人,乔治.阿玛尼是从设计师到创办个人品牌。而我恰恰相反,是从企业老总再到设计师、品牌运营者。

相同的是,我们都有一个建立伟大品牌的梦想。

美国的皮装发展,是因为硬汉机车文化。他们的皮装带有阳刚和野性之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刚柔相济、阴阳和合,我想把传统的文化与创新的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不一样的“中国之美”。

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防护服和口罩大量缺货。大年初一,我恳请瑞典的朋友,帮忙采购了一千多套防护服,送给海宁的医护人员。

今年年初疫情反弹,有了去年的经验,大家都从容了很多,不再惊慌。

很多行业仍然会受影响,包括服装行业。但我认定了这条路,不管多难都会坚持下去。匠人精神,都是以十年百年来计的,暂时的困难,不算什么。

就像我对“NG”品牌的诠释: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断推倒重来、不断成长。

任何一个品牌,都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匠心打造。就像树的年轮一样,一圈一圈,一年一年,经历过岁月的磨砺,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打算花十年的时间,继续去整合和学习。走慢一点不要紧,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步都走踏实、让一粒扣、一片布、一针一线都经得起时光的检验。

厚德才能载物。我会永远记住父亲和舅舅对我说的话。他们都没读过什么书,却懂得人生朴素又深奥的智慧:永远保持勤劳、淳朴和善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愿意像父辈种田一样,用一生去耕耘,打造出属于中国人的世界品牌。

-End-

-女性列传-

◎总编辑杨星:我是90分的妈妈

◎我曾患过暴食症,差点被清华退学,30岁决定放手一博

◎逐梦女孩荞麦包:这件事我非做不可

◎徐琴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小就小了,弯就弯了

◎剑桥女硕士:告别香港中环,回家乡小城建一座图书馆

◎马云首任秘书、阿里19号员工马春口述实录

◎给淘宝网起名的姑娘阿珂,讲述刻骨铭心的14年青春

◎疫情爆发后,一名17岁中国女孩在意大利的真实遭遇

◎封城前,我把行李拿下车,决定留在武汉做志愿者

◎女孩余依娜:六岁被遗弃,18年后找到母亲做了个决定

◎结婚十年:我们终于守住了爱情

◎你是我的北极光:盲人模特蕾蕾的爱情奇迹

-百年传奇-

◎父母临终前,留给我隐藏半个世纪的身世之谜

◎旷世恋情:我穿越半个世纪,终于找到你

◎此生挚爱:我用漫长的思念,等你一世归来

◎乱世深情:妈妈等了16年,爸爸才找到回家的路

◎40年前,爸爸去上厕所时,我被人带上了去香港的火车

◎我父亲曾娶过一个意大利间谍

◎张梦新:奶奶走了,全村人都来为她送行

◎七十年前,父母把两岁的我留在了大陆

◎括苍山龙哥和他的奇犬白眉

◎20年收养2.3万艾滋遗孤,从富爸爸到穷爸爸

◎“流浪大师”沈巍传

-创业史记-

◎“外婆家”吴国平:静下来,好好整理21年创业人生

◎“鲜丰水果”韩树人:逆袭从22年前被没收三轮车开始

◎“宋小菜”余玲兵:离开阿里,性感卖菜,不要瞎搞

◎“天使湾”庞小伟:愿把此生献给创业者

◎“云集”肖尚略:人生就是一场游戏

◎“铁血网”蒋校长:16岁保送清华,退学创业历九死一生

◎马云的“功守道”、街头的“中国梦”原来是他写的

◎六次偷渡意大利,两次差点死在路上

◎马云第一位合伙人何一兵:我是创业老炮

◎音乐人小河:我像一片绝望的落叶从台上跳下来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ss/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