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彦以养生为目的的运动,不要照搬西方人

搜狐体育健康运动蚂蚁运动圈

晚上锻炼就是没病先病!终于知道,为什么治不好她的失眠了

晚上锻炼是坏习惯?

 要知道,在一些大城市,晚上下班后可是健身房里最热火朝天的时段啊!

  “生命在于运动,可白天哪有时间啊。早上闹钟一响,脑子里两个小人就在打架,争着喊:是接着睡呢还是接着睡呢还是接着睡呢。只有晚上才有时间!”

  “爸妈都是晚上出来锻炼,早上要买菜,给我们做饭,只有晚上才能出来打拳跳舞!”

  

  晚上锻炼会越练越没

  先讲两个案例吧

  有个陕西病人,退休后每晚都到球场去跑步、跳舞,两年下来,身体不单没有强壮,反而失眠头晕,血压也偏高。

  来就诊时,医师告诉他:“你的身体需要运动锻炼。”

  他惊讶的说:“我每天都有运动锻炼,这两三年来都没有停过。”

  “那你都什么时候运动呢?

  “晚上啊!”

  医师说,原因正在于此!白天锻炼是养阳气,晚上锻炼是伤阳气。

  晚上连小鸟都知道藏在林子里,晚上运动违反自然,不仅得不到锻炼效果,还会伤身子。

  如今,不仅有很多年轻人下班后晚上到健身房去锻炼,老人们也不甘落后。

  

  在十堰,有一群老人,成群结队沿着河道晚上跑步,一个月都没坚持下来,很多人就病倒了。

  《黄帝内经》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升,日中而阳气隆,日夕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聚,勿扰筋骨,勿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看,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早就这样讲过了,晚上主张不运动,不扰动筋骨,不汗出伤阳。

  晚上百鸟归巢,精气神内敛,阳气收藏,毛孔内闭,这时再拉筋练骨,跑步跳舞,就会筋肉充血,脏腑亏虚,人就会越来越没劲,就是背道而驰。

  早起锻炼也要“必待日光”

  《黄帝内经》不仅主张晚上少锻炼,还主张早起锻炼要“必待日光”。

  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太阳的升降,身体的阳气也在升降。

  有些老人家晨练太极,常常在早上五、六点,天尚未见亮,他们就在瑟瑟凉风中开练。

  

  医师在此告诉大家:锻炼要讲时间!

  尤其是秋冬二季,不是说起得越早,对身体越好。如果太阳都还没出来,在凉风中打太极,那不是锻炼身体,反而是在找病受。

  果然,没过几个月,有的老人就浑身关节痛,痛得根本没法再来运动。

  运动,让咱们跟着太阳走吧。锻炼虽是好事,但也要看准时间。

  晚上最好不练,早上锻炼要等太阳升起,还要注意避开大风大雨,大寒大暑。

  医师提醒,一天也分四季,白天升发,像春夏一样,可以运动可以出汗,晚上却要收藏,像秋冬要养阴,要静运动,要安宁。

  ▲晚上7点以后最好就不要运动了。现在失眠的人,除了是病理性的以外,大多数分为两种:一种是晚上吃得太多太好不消化,“胃不和,则卧不安”。另一种,就是晚上去运动,阳气不能潜藏。

(更多精彩中医养生保健治疗资讯添加   她一直在减肥,一直在晚间运动,因此她的睡眠好差,用了很多方法,都无法治愈。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啊!

  晚上7点以后最好就不要运动了。

  来源:懒兔子

  在这世上,很多东西我们拥有时并不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所以所有的“失”,都很难治愈。比如失恋、失望、失魂、失眠、失神······

  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睡不醒,每次上课,老师说话声音那么吵,我们依然可以睡得死去活来。可是现在家里都用着隔音玻璃,晚上小区里安静地可以听见虫子叫,我们却睡不着了。

  我治疗过很多失眠的人,有些人用了几副药以后睡眠就大有改善,但是有些人,怎么用药,效果都不明显,或者总是反复。

1、减肥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按时入睡,这时候身体的新陈代谢是最快速有序的

  

  

  她是我的老友兼病号,我给她治过各种头疼脑热,月经不调,心烦意乱,效果都不错,唯独两样治不好,一个是肥胖,一个是失眠。

  她是痰湿体质,用过温胆汤,睡眠好过一阵,然而药不能停,一停又睡不着了。后来觉得她阴虚有内热,吃了一阵子六味地黄丸,又有所缓解,但还是药不能停啊。

  

  然后她为了减肥,每天晚上都会去快走或者慢跑。后来有了走路app,终于可以每天在朋友圈里刷自己的行踪了。常常,我看她晚饭后的行走路程是5-7公里,一般回家的时间都在晚上9点左右。

  然并卵。

  我是没见她瘦,当然也没见她更加精神,因为她失眠啊!睡觉是最好的美容,睡不好觉,其他都白搭。彭子益先生说,脾胃的小轮在睡眠的时候,其实是转动得最快的。减肥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按时入睡,这时候身体的新陈代谢是最快速有序的。

  2、晚上7点以后最好就不要大运动了

  不睡觉的人,或者睡眠不足的人,多见虚胖或浮肿。

  不过我的睡眠一向都还不错,我之所以微胖,主要是因为我只吃不运动。看着周围的胖子都动起来了,我跟个风,不奏是快走么,也许不会太累吧。。。。

  终于从一个多月前的某个春暖花开的秋日傍晚,我开始了快走,一周3-4次。一开始是下午5点多出发,差不多走一个小时的样子。哇,没想到每次下来都是一身大汉,还挺爽的,估计是体内的内啡肽发挥作用了,一不小心快感了。

  可是因为白天的工作很多,然后这个走路时间就不停地往后推,慢慢地变成了6点开始,7点结束。。。。7点开始,8点结束。就酱,坚持了半个多月后我发现。。。。我失眠了。

  

  打坐、冥想都试过,没用。我睡不着,而且是毫无睡意。

  以前我都是11点前入睡,再怎么也不会超过12点,可是那些快走的日子,经常夜里1、2点钟,我还扒在窗口数星星,阴天就趴在二毛旁边数眼睫毛。

  

  我的其他生活习惯都没有改变,体质更不可能在十几天内发生变化,唯一的改变的就是我运动了,而我运动的时间已经从傍晚到了晚上。

  人的阳气,在正午时分达到最高值,然后从下午就开始逐渐地收回体内。晚上是阳气要潜藏回体内的重要时间。阳气潜藏,心神才能回收,人的神志才能慢慢地恢复宁静,这样就可以安然入睡。

  如果晚上阳气没有潜藏,阳气还在到处发散,心神当然无法安宁,此时神志不但清醒,甚至还相当地活跃,那又怎么可能有睡意呢。

  这些我早就从书本上知道了,而且也多次在公号里说过,只是我从未实践过,因为我太懒了,几乎没有运动。所以真的没有体会——原来阳气不收,结果是这么的立竿见影!

  所以怪不得我的朋友,她一直在减肥,一直在晚间运动,因此她的睡眠好差,用了很多方法,都无法治愈。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啊!

  

  但是,晚上走路并没有瘦啊!要知道,阳气如果在前一晚不能很好地收藏,直接的结果就是第二天阳气不能很好地生发。这个就像打羽毛球,你拍子收回来的幅度越大,你挥舞出去的力量才更有爆发力。如果你拍子几乎不动,你打出去的力量也很小很小。

  而阳气是什么?是人体的火、能量,能量充足了,体内的新陈代谢才能快速而有效。如果你以伤害阳气为代价去减肥,那么当你的这种大剂量的物理运动一旦停止,你不但会复胖,还会胖得更加厉害。因为你新陈代谢的水平实际上是降低了。

  与这种运动比起来,10点前入睡,更有助于减肥与健康。

  因此,晚上7点以后最好就不要运动了。现在失眠的人,除了是病理性的以外,大多数分为两种:一种是晚上吃得太多太好不消化,“胃不和,则卧不安”。另一种,就是晚上去运动,阳气不能潜藏。

  阳气不收的结果,除了睡不着觉,也可以表现为睡眠浅,多梦,易醒。

  如果在白天没时间运动的人,在晚间保持安静,远比跑出去运动要健康得多。散散步可以,加速心跳的运动就算了,尤其是那种动不动就5公里以上的,真的没什么必要。

  中医讲的不是养生,而是治未病。睡不好,睡不着是小事儿吗?显然是生病的开始,没有谁能长期睡眠不足还好好的。

  明星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整容呢?她们本来就已经长得很好看了。那是因为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严重缺乏睡眠,让她们衰老得也更快。

  前几天还看到新闻,讲李连杰说到自己的后半生可能会在轮椅上度过时,忍不住地泪流满面。虽然他有很多身体的伤痛,是因为外伤所致。但是他在几年以前就有严重的甲亢了,必须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所以运动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能让你如虎添翼功力大增,但是如果用得不好,还不如不用,免得错误操作伤了自己。

  对于上班族来说,最好的锻炼时间只能是早上上班前了。提前45分钟起来,去快走或者太极拳都是特别好运动。不要以为多睡才会精神好,早上锻炼可以帮助阳气的生发,一整天都会非常精神。而晚上保持安静,可以早早安然入睡,第二天早起自然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要想睡眠好,必须做到两条:一是晚饭吃得少吃的清淡。二是晚上做一个静静地读书人。

  晚上出去运动,可能不会改变你的人生。但是晚上读书,一定可以。

  

  

  刘希彦:以养生为目的的运动,不要照搬西方人大汗出大强度,戕性害命

  

 刘希彦国学研究者,在古中医、红学、古琴等传统文化领域皆有涉猎。著有《至简古医——道鉴伤寒论》一书。

  来源:希言館 因为爱运动导致不健康的情况很多,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病人,因为爱运动把身体弄得很糟糕。

  有的是北京的白领,每天高强度工作八小时,再加上三四个小时在上下班的公交系统上,晚上还去健身房健身,锻炼身材。有的是一些艺术工作者,夜里熬夜工作至三四点甚至通宵,早上醒来,起身就去健身房了,游泳、器械。在他们的观念里,只要健身就是对身体好的。其实像上述情况去健身就是戕害自己的性命。

  《金匮要略》里说:“食伤、忧伤、劳伤、房室伤”皆致病。过度的劳累是要伤人致病的。运动更需要适度,需要因人而异。不运动是不好的;运动过多也是不好的。这里的“多”,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养生求中道

  首先是相对于你身体消耗的总量来说的。如果每天工作很辛苦,还熬夜,人已经很疲倦了。在这样气血耗乏的情况下,再去运动是很伤人的。很多的运动员身体很不好,胃下垂是运动员常得的病。我接触舞蹈演员较多,很多都气血亏损,容易生病,因为她们每天运动量过大。其次是相对你的身体状况,老幼或体虚之人宜轻微运动,力小而任重也是要伤人的。

  我们这个时代有个问题,听说什么好就拼命做什么。说运动好,拼命运动;说喝茶好,拼命喝茶;说喝水好,拼命喝水;说维生素好,饭可以不吃,维生素当饭吃。这种现象放在国外,理所当然,不足为怪,放在我们这里,只说明我们的文化出问题了。

  我们原来是一个“道”的文化。何为“道”?比如“中医”两个字里面就藏着“道”的玄机。“中医”的“中”字,不是“中国”的“中”,古时候没有“中国”这个概念,是“中道”的“中”。这是“医道”的精髓,就是凡事要合乎“中道”。

  中医治病是求中道,养生更是求中道,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不好,多了也要伤人,居“中”最好,凡事适度为宜。

  茶好,喝多了则伤脾胃伤元气;音乐好,听多了伤肾气,肾主耳嘛;开心好,太开心了也不行,过喜伤心,伤害你的心脏。现在是一个“术”的时代,人们都在努力学习各种术,各种知识技能,极少人有人关心“道”是什么。不学道只学术,做什么都容易出问题。做茶伤于茶;做花伤于花;运动伤于运动;养生伤于养生。

  没有“道”作为基本的指导,做什么都有危险。

  比如茶叶,茶叶本身是苦凉清解利尿剂,少量喝清心提神消食去秽,多喝则会损伤津液气血,伤害脾胃,有时候越喝越渴就是损伤津液了;脾胃若再虚寒了,脾为后天之本,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有很多做茶的,自己气血就很虚弱,因为习惯大量喝茶的缘故。所以做茶要有茶道,做香要有香道,弹琴要有琴道,一个“道”字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表面功夫,表面功夫那叫倒茶,不叫茶道。

  2、养生观念:万法归一,一以贯之

  现代人的养生观念,大多不是来自于真正的医学和专家,更不是来自于我们几千年的大道,而是自于商家的广告,电视专家的灌输。

  这些观念往往是局部的看问题,微观的看问题,比如茶里面有什么成分能抗癌能美容,一天泡个十泡八泡不嫌多;运动能健康,一跑就十公里八公里。其实茶里面何止那点成份,还有更大的力量在;运动和健康更是不能划等号。

  这是科学化思维的弊病,科学科学,分科之学,大家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学科来看问题,忽视了大的方面,忽视了万物之间相互的影响和制约。脑科只管脑,牙科只管牙,胃科只管胃,学原子的只管原子;学分子的只管分子,哪有这么简单?

  何为“道”,道也可以理解为宇宙整体观,是世间万物的核心规律,是恒定不变,万法归一,一以贯之的东西。

  3、从中医养生角度合理运动

  合理的运动,建议每次不要超过四十五分钟,这是人体的一个周期,超过之后人体就要动用库存——即自身的元气,来支持身体的消耗。

  我们学校课程的设置也是每节课四十五分钟,说明是实践下来,最符合人体规律的。过了四十五分钟,就会感觉到疲劳加剧,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时间过久的运动是伤害气血,得不偿失的。有些健身教练会对学员说,练习时间要超过一个小时才会有效果。这个效果是什么,是健康吗?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对于平时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四十五分钟的运动量都是偏多的。一般来说,体弱的人二十到三十分钟的轻微运动是最适量的,不会损伤气血。

  这就是说,运动量一定要和身体的状况相匹配,挑担子要挑自己挑得动的,不然就会伤筋动骨,超过身体所能负荷的运动量就会伤气血伤元气了。运动完后,如果有很疲乏的感觉,有恶心想吐,不想吃饭的感觉,就已经是损伤了。运动完后觉得微汗出,舒畅,精神更好了,这说明是适度的。运动并不是汗出的越多越好,汗是人体的元气与能量,一般来讲,运动以微汗出为宜,这时人体里外通畅,排毒的作用也达到了,并且不会伤害气血。

  冬天的运动则只能以身上发热为宜,最好不要出汗,因为冬天主闭藏,人体气机顺应天地为内敛状态,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冬天出汗是十分忌讳的,因为这并不符合人体规律。

  中国人是最会养生的族群,自古以来,我们的运动是以偏静态的运动为主的,比如太极、气功、打坐、站桩等。偏静态的运动是以真气的流通,脏腑气血的和谐,内心的平静,元气的固慑为目的。简单的说,它们都不是消耗能量的,而是吸收能量的,于养生最适宜。

  如果是纯粹以养生为目的的运动,建议不要照搬西方人那种大汗出大强度的运动。生命的能量是有总量的,消耗完了就该结束了,运动员大都不长寿便是证明。■

黄海涛:如果从养生保健角度,传统健身法可能更适合

从中医的角度来谈谈我们该选择怎样的运动吧。

首先我们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娱乐、竞技、挑战极限,那目前流行的各种运动可能比较合适。但如果是为了养生保健自己的身体,那对运动的要求就有很多要求和限制了。在流行的观念里,人们普遍认为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我们其实知道,长期来看,运动员身体并不比我们好,反而可能更糟糕。

现代运动追求的理念是“更快、更高、更强”,换句话说,就是追求怎么死得更快,这句话可能有点难听,但却是事实。现代英国人体学家研究人类百米跑的速度极限为9.13秒,人体跑步达到这个极限时会“血管爆裂、心脏爆碎”。这不是追求死得更快吗?因此,适量的运动才有可能对健康有好处。现代的运动方式多是追求筋骨的运动方式,这比较适合青壮年,这时人体处于生长发育状态,即使损伤也容易修复。

如果从养生保健角度,传统健身法可能更适合。首先传统健身法多是从调身、调息、调心的角度去锻炼身体,讲究动静结合,更注重精气神的修炼。其次传统健身法多从顺应自然、天人相应的角度去操作,“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对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方式、运动的量中医都有一定的要求。就自然规律而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我们中医养生的大法,所以春天夏天适合运动出汗,秋天冬天就不适合运动出汗。一天之中的早晨中午适合运动出汗,傍晚和夜里就不适合运动出汗。

同样对于少年和青年属于人生的春夏,当然可以多运动出汗,对于中老年人则不适合。对于我们这些年过40的中年人,是不是要选择更适合我们的运动方式呢?举个例子,临床碰一靓仔,年方28岁,体格看着强壮。其妻述其近半年判若两人,无精打采、怕冷等等,没有阳刚之气。经过询问,此男工作于电厂,近半年上中班(大约23点下班),下班后开始大量运动。冬天(夜晚属一日之冬)需要闭藏、要无泄皮肤,要无扰乎阳。半夜运动,大量出汗扰阳耗精,没有精哪有神?乃因运动不当出此问题。经适当调理,调整运动方式,很快康复。当然,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请各位琢磨。

对于人体的生理规律,中医是按女七男八为周期计算的,女人过了三十五、男人过了四十,就不能象年轻人那么拼命了,尤其是运动方面。经常有患者跟我说我以前怎么怎么?可惜过了山顶,每走一步都是下坡路,我们还是走慢点吧!■

一个被中医界保密年的道家长寿秘方!(永久收藏)

「最受欢迎的传统中医公号最具人气的中医养生社群」

中医经典

养生之道

膳食调理

国学文化

五味古法中医

「最受欢迎的传统中医公号最具人气的中医养生社群」

中医经典

养生之道

膳食调理

国学文化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

夏天泡脚,除湿去暑;

秋天泡脚,肺腑润育;

冬天泡脚,藏精温肾;

热水泡脚,如吃补药;

中药泡脚,胜吃补药;

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

用中药泡脚是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的作用,既可保证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又不会出现口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中药熏蒸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其能借助水蒸气扩张足部的毛细血管,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过毛血管循环至全身经络,再循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

然后再加水调温浸泡三十分钟左右,通过双手对自己做自我按摩,使药物更好刺激足部穴位和反射区,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从而改善睡眠,防治各种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调整血脂、血压,防治中老年风湿性关节炎,同时也是养生美容和减肥的好办法。中药泡脚对糖尿病足、便秘、小儿遗尿、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和抗衰老均有一定的效果。

生姜泡脚

脚凉怕冷,用生姜一块(像枣大这么一块姜)用刀拍扁,红花、取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五味古法中医自制老姜泡脚片已经上市了,详情可点击阅读原文。

红花泡脚

活血化淤,药店买一两红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烧开,然后加一勺盐,先熏脚后泡脚,治腰酸痛。(泡脚的水一定满过脚踝骨)

艾叶泡脚

可治疗呼吸系统毛病去风寒。药店买一两艾叶分成五份,每次取五份之一艾叶用纱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先熏脚,然后再泡脚,水温40到50度的时候,再把双脚放入水中泡脚,红花、艾叶泡脚,可治脚凉腰酸。

花椒水泡脚

可防脚臭、脚汗、脚气、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后,双脚先熏等水温能下脚的时候就开始泡脚。

另:

艾叶和花椒泡脚,可治疗皮肤病如湿疹。

红花加盐泡脚,可治疗腿静脉曲张。

醋泡脚

在泡脚水里放一勺到两勺醋可治脚后跟干裂,有软化足跟骨刺的作用。

小苏打加盐泡脚

可平稳血压,先放一勺盐把水烧开,然后放小苏打,血压偏低就少放些偏高就多放点。严重的高血压,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苏打主要是降血压)

干姜、桑枝泡脚:

患风湿病、怕冷、怕凉、脾胃虚寒的人,适合用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草药,如干姜、桑枝。

五味子安神方

失眠的人,或者多梦、易醒的人,用点具有敛肺,滋肾的中草药,如五味子、山茱萸、首乌等。

五味子的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五味子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苦杏仁方

痛经的女性,或者脚干、皮肤干燥的人,用点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芍、益母草、当归、艾叶等。

苦杏仁45g,绿茶10g。将上述药一同入锅,加水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1小瓶药液外搽脸部及手臂,余下的药液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足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防治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痤疮、疥疮。

阳起石方

阳起石能温肾壮阳治肾阳虚衰,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宫寒不孕,带下,症瘕,崩漏。元气虚寒,精滑不禁,大府溏泄,手足厥冷。

当归桂圆方

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山楂当归方

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频饮,余液与毫升开水—起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天为1疗程。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尤其适用于产后服用避孕药,而使面部长黄褐斑的妇女。

日常养生足浴配方

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用上药加水0煎至毫升,去渣后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脚30-40分钟,配合脚步自我按摩手法。

气虚足浴配方

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血虚足浴配方

当归20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川断15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治感冒或感冒头痛配方:

在热水中加食盐约50克左右,50--70克生姜。泡脚时,先把脚放在热气上熏,待水温下降后再将双脚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凉时可续加热水2--3次,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温时及时擦干脚部,盖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觉就好了。

治咳嗽配方

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治高血压病配方

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或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或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用上药加水毫升煎成0毫升,去渣后混入足浴盆,睡觉前浸泡双足30--40分钟。

治头痛配方

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葱白5根。

治失眠配方

磁石60克、丹参20克、远志15克、夜交藤30克,或酸枣仁20克、远志20克、合欢皮10克、朱砂5克水煎去渣,加热水至毫升泡脚每晚睡前一次。或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睡前一次。五味古法中医自主研发的五味子泡脚片现在官方微店热卖中(可点击“阅读原文”)

治痛经配方

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也可小茴香g单煎泡脚,每日一次。

治风湿麻木配方

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

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配方

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参各15克。煎后去渣,混入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10天一疗程,每日二次。

治中风后手足拘挛配方

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6g。5kg清水加上药,煎煮10分钟后加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治双足水肿配方

楠木,桐木各适量。用上药煎汤后加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治足跟痛配方

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上药煎水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治糖尿病足配方

川桂枝,生附片各50g,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g,乳香,每剂药各24g。上药用毫升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后混入温水内用足浴盆浸泡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使用三次。

减肥配方

冬瓜皮g,茯苓g,木瓜g。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0分钟,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

治老年斑配方

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治黄褐斑配方

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频饮,余液与毫升开水—起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天为1疗程。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尤其适用于产后服用避孕药,而使面部长黄褐斑的妇女。

脚底皴裂配方

桂枝15克、银花15克、红花20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足部冻伤

桂枝、茄秧、白芷、防风、细辛各15克,水煎加热水至毫升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在上方中添加

加姜一大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和关节病。

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加花椒2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加茄子枝或红辣椒适量:防治习惯性冻疮。

加银杏叶适量:防小儿腹泻。

加芹菜叶适量: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体质比较虚弱,经常头痛,咳嗽,到了冬天手脚发凉的配方:

用“艾叶10、桂枝15、川芎10、羌活15、防风10、生姜20、花椒10、红花10、威灵仙15”用水煮沸,待温度适宜就泡脚,如果泡一会水冷了可以再冲进开水再泡,多准备一瓶开水就好了,最好是睡前泡,泡了搽干就睡觉,不要用冷水再冲洗。可以治疗冻疮或者怕冷的。如果有冻疮,最好可以加“茄子根”2棵一起煮。

『宝元堂古法中医』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最受欢迎的传统中医公号最具人气的中医养生社群」

中医经典

养生之道

膳食调理

国学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懒兔子、希言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ss/4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