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创三甲工作应知应会知识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今天就来跟小编一起接着学习新的内容吧!
全员知晓
一
医技人员行为规范(1)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临床诊疗,实施人文关怀,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2)爱护仪器设备,遵守各类操作规范,发现患者的检查项目不符合医学常规的,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3)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及时、准确出具检查、检验报告,提高准确率,不谎报数据,不伪造报告。发现检查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应及时提示医师注意。
(4)指导和帮助患者配合检查,耐心帮助患者查询结果,对接触传染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相关人员,进行告知并给予必要的防护。
(5)合理采集、使用、保护、处置标本,不违规买卖标本,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
其他人员行为规范
(1)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为临床服务的意识,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营。
(2)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本职业务技能,认真执行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3)严格执行财务、物资、采购等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设备和物资的计划、采购、保管、报废等工作,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4)严格执行临床教学、科研有关管理规定,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和合法权益,指导实习及进修人员严格遵守服务范围,不越权越级行医。
(5)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不随意丢弃、倾倒、堆放、使用、买卖医疗废物。
(6)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医疗数据保密制度,医院信息系统对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不随意泄露、买卖医学信息。
(7)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保持医疗机构环境卫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整洁、舒适便捷、秩序良好的就医环境。
三
医疗安全(不良)报告流程四
“医院”九点要求全员知晓。1.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院的立业之本,和谐的医患关系之源,广大职工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发挥行业的优良传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强化医务人员的执业管理。医务人员要认真按照法律法规、临床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常规开展各类诊疗服务。
3.严格执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医务人员要增强责任心,坚决杜绝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大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4.增进医患沟通。医务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健全医患的沟通渠道。
5.规范投诉管理。医患关系处要做好投诉的管理,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6.做好预约诊疗服务。认真做好诊室现场、挂号室、院内电话、网络等途径预约诊疗服务,要动脑筋想医院看病就诊更加方便。
7.建立医疗纠纷应急处理机制预案。充分和各有关部门共同协调,共同建立医疗纠纷应急处理平台,完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依法打击医闹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
8.建立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要求医务人员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职能部门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对医疗安全工作的自查自纠工作。
9.做好宣传工作。积极与新闻单位沟通,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医疗损害的纠纷,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和医疗工作的支持。
五
如何应对检查者的提问1.保持自信、镇静、友善的态度,请保持微笑。
2.只回答被问到的问题,并说你知道的。不要提供额外的信息,尤其当你不是%确定时。因为检查者会因此而利用线索询问更多的问题。
3.在回答问题时应谨慎思考,如不清楚检查者提出的问题,可以请检查者再解说一遍。如不知道答案,不要回答“不知道”,可说“我去查一下再回复您”。
4.必要时,可以利用你的笔记、文件夹、计算机文件、简报、医院网站等方式来帮忙回答问题,不必记忆所有的东西,但必须正确的说出相关数据的查阅位置和方法。
5.回答问题时可以参照政策,尽可能举出制度或流程以支持你的答案。
6.在回答检查者的问题时,避免使用含糊之词,要有自信。
7.在评审专家面前不要表示和同事的答案不统一,不要强调你个人的不同意见或作业方式。
8.要有正面的态度:即认为评审专家是来帮助我们改进的,要将他们的意见或建议用在改进上。
9.科主任在非必要时不可抢先回答问题,应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回答问题,这样有机会使员工有正确的回答,检查者想看到的是员工怎样,制度有无层层落实。
护士知晓
一
压力性损伤易患部位1.长期受压及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卧位不同,受压点不同,好发部位不同。(1)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及足跟部。(2)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部、肘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3)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部、耳廓、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棘、膝部和足趾。(4)坐位时:肩胛部、肘部、坐骨结节、腘窝、足跟。2.医疗器械与皮肤接触的相关部位:如无创面罩、连续加压装置、夹板、尿管等医疗器械与皮肤接触的部位。二
压力性损伤分期1.1期: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之红斑。2.2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3.3期:全层皮肤缺失。4.4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可见或可直接触及到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头。5.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深度未知的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由于被腐肉和/或焦痂掩盖,不能确认组织缺损的程度。只有去除足够的腐肉和/或焦痂,才能判断是3期还是4期。缺血肢端或足跟的稳定型焦痂(表现为:干燥,紧密粘附,完整无红斑和波动感),不应去除。6.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皮肤持续性呈现无法反白的深红色、褐色或紫色的病灶,皮肤完整或不完整,或是表皮分离,显示出暗黑色的伤口床或充血的水泡。7.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是指由于使用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损伤部位的形状通常与医疗器械形状一致。这一类的损伤可根据上述分期系统进行分期。8.粘膜压力性损伤:由于使用医疗器械导致相应部位粘膜出现压力性损伤,由于这些损伤组织解剖的特点,这一类损伤无法进行分期。三
压力性损伤报告制度压力性损伤管理实行护理部→压疮小组→临床科室三级质控。
四
压力性损伤报告1.科室压疮小组成员对有发生难免压力性损伤风险及带入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填写压力性损伤评估及上报表,24小时内上报压疮小组。2.压疮小组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评估患者皮肤情况、措施落实情况、护理记录书写情况并给予指导。3.对疑难患者,压疮小组及时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会诊,指导创面处理和正确记录,评估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五
压力性损伤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疮面局部处理:改善局部供血,减压;选择合适的敷料(湿润的闭合性环境,缓解组织受压情况)。(2)全身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营养的补充和抗感染措施等。(3)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清创,手术植皮或皮瓣。医护知晓
一
什么是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
二
什么是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
三
什么是空气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通过空气侵入新的易感宿主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四
什么是飞沫传播?
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如:流脑、猩红热、流感、麻疹等。
五
什么是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未经外界因素造成传播,如性病、狂犬病等;间接接触传播指接触了被传染源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如痢疾、疥疮、沙眼等。
相关链接:
〖每日一记〗唯有了然于胸,方可知行合一(十)
〖每日一记〗唯有了然于胸,方可知行合一(十一)
〖每日一记〗唯有了然于胸,方可知行合一(十二)
〖每日一记〗唯有了然于胸,方可知行合一(十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