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疫迎新生,桃红柳绿祭清明天度镇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节由来

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习俗(一)扫墓祭祀

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一种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清明节习俗(二)

清明习俗多样,随之发展起来的食俗文化也是丰富多样,各种各样的应季应景的特色清明小吃让人垂涎三尺。

吃青团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取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团子。

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传统节气

清明节习俗(三)

01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春暖

花开

0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各地习俗

01

江苏各地清明节习俗不尽相同,泰州人于清明节举行划船比赛,称为“撑会船”。镇江人以柳叶七片泡茶,据说喝了可以明目。丹徒县圌山附近的乡民,还保留了寒“望绵”﹝绵山﹞的旧俗。

02

安徽不同地区清明节的习俗也不一样,贵池县清明节,妇女制米茧以祭蚕姑,祈祷蚕桑有好收成;泾县称清明为插柳节;寿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悬纸钱于墓树,称为赆野鬼;合肥家家户户则习惯在门头上方悬柳枝、往坟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乡踏青游春。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祭祖、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03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在清明扫墓时,要在坟上加新土。据清明上河图说这是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全族公祭祖坟后,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及菜肴,称为“房食”或“祊社”。鲁北地区还保留了南北朝时“斗鸡子”的习俗。滨县的儿童,在这天以煮热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谁就是输。

清明节气候特点

QINGMINGQIHOUTEDIAN

清明是指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时至清明,在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地域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春意盎然,绿意萌动。

清明节亲子活动

一、踏青、植树

二、学习朗诵清明节的古诗

三、一起学习儿歌手指谣

缅怀抗疫英雄

孩子们,我们经历了最长的寒冬,度过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假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很多人选择勇敢“逆行”,他们不惧风险,毅然坚守在防控第一线!他们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用生命守护着生命!谢谢那些为我们拼过命的人们,那些平凡中国人的不凡努力,那些奋斗、伤痕、泪水和那些生离死别,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那些人和事,值得铭记!他们是抗疫战线英雄,我们不能忘记!也请小朋友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菊花献给这些英雄们,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祭奠、缅怀这些抗疫英雄们!

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

29岁的夏思思,

医院的刘智明院长,

无法举行那场推迟婚礼的彭银华,

......

英雄,谢谢你们!

英雄,一路走好!

在这次疫情中牺牲的英雄,

历史会铭记,

我们会记得,

谢谢你们的努力和付出!

4月4日是清明节,也是全国哀悼日。

国务院今天发布了公告,决定于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人民日报

对于成人来说,这将是一个沉痛、严肃、值得铭记的日子;而对孩子来说,这将是一个汽车轮船突然停下鸣笛,家外面传来很响的警报声,他们会感到奇怪和好好奇的日子。

今天,幼师口袋想和大家聊聊的,就是如何“抓住”孩子的这份好奇,引导他们理解哀悼日的意义,参与到哀悼之中,将对烈士及逝世同胞的哀悼铭记在心。

4月4日是全国哀悼日,这些事请告诉孩子。

图片来源:pexels告诉孩子,什么是哀悼日历史时刻,促孩子认知

孩子一定会好奇,哀悼日是什么?下面这些事,请告诉孩子。

1.什么是全国哀悼日?

当国家遇到了可怕的灾难或有重要的人物逝世时,国家会举行全国性的哀悼活动,来寄托人们的哀思,这个日子就是全国哀悼日。

2.为什么4月4日是全国哀悼日?

最近,新冠肺炎的流行对我们的国家造成了很大伤害。尽管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在国内已经逐渐稳定,但仍然有烈士牺牲、数以千计的同胞逝世。

4月4日的全国哀悼日,就是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他们的哀悼。

图片来源:pexels

3.什么是烈士?

烈士是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为争取大多数人的合法正当利益而壮烈牺牲的人员。

在这次疫情中,那些为了保护大多数人不被感染病毒而牺牲了自己的人是烈士,是我们应该一辈子铭记的英雄。

昨天,湖北省14名防疫一线牺牲人员被评为首批烈士。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人民日报

4.全国哀悼日会做些什么?

在全国哀悼日,全国的政府机构及驻外机构会将国旗降下一半;全国范围内都会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在4月4日上午10点的时候,会听到很响的声音,那是汽车、火车、舰船在鸣笛,防空警报也在鸣响。响声会持续3分钟,这段时间里人们也会停下手头的事进行默哀,寄托哀思。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人民日报告诉孩子,这样参与哀悼历史时刻,请孩子加入

孩子们当然也是全国人民的一部分,自然可以,也应该参与到这次哀悼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这么做。

1.游戏时间缩短一些

哀悼日是一个带着悲伤思绪的日子,全国范围内停止了公共娱乐活动。我们也可以减少一些自己的娱乐活动来表达敬意、寄托哀思。

可以和孩子约定好,今天的游戏时间会缩短一些,你可以用多出来的时间去看看书、帮忙做做家务。

这对孩子来说本身也是一种关于“忍耐”的修行,而关于“忍耐”,推荐大家看看这篇《这家幼儿园让孩子“受苦”,家长却无比支持》,看这所幼儿园里的孩子“一天只吃一个馒头”的“饥饿日”活动。

2.看一看降半旗

哀悼日政府机构会降半旗,除此之外许多有国旗的地方也会相应。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阳台上向外眺望,找找看有没有降半旗的地方。如果没有,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一下降半旗的样子。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3.听一听鸣笛声

4月4日上午10点,能听到鸣笛声和警报声。可以暂时关闭家里的电视或音乐,和孩子一起听听看这些声音。

住在高楼的家庭还可以带孩子上阳台,看看街上的车都停下来鸣笛的样子。

4.默哀三分钟

10点到了,听着鸣笛声,和孩子一起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低头静立默哀三分钟,表达对烈士和同胞的悼念。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图文:雷丛勇编辑:雷丛勇审核:刘小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ss/4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