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是皮肤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那么遇见皮肤瘙痒,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皮肤小菠菜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吧。
皮肤瘙痒十分常见
瘙痒是一种皮肤或粘膜上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据统计,约8%的人群患有急性瘙痒。若瘙痒持续6周或更长则为慢性瘙痒,约有13%的人患有慢性瘙痒。慢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的老年人每周都可出现轻度至重度的瘙痒。瘙痒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瘙痒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
瘙痒可以使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例如湿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Sézary综合征、结节性痒疹、尿毒症、黄疸、糖尿病等。荨麻疹患者,身上会迅速出现风团并伴有剧烈瘙痒。许多人群在冬季由于皮肤干燥,也会产生瘙痒的症状。有些年轻人在运动完会出现皮肤瘙痒,则可能是胆碱能荨麻疹。如身上起了许多小结节,夜间瘙痒甚至无法入睡,则警惕疥疮的可能性。
瘙痒的发生新机制
到目前为止,关于瘙痒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中。一般认为,瘙觉信号从皮肤传入纤维末梢传递到脊髓,然后通过脊髓丘脑束传递到丘脑并辐射到大脑皮层并产生痒的感觉。
皮肤瘙痒的外用药治疗及护理
1.外用润肤霜:瘙痒程度与经皮水分流失密切相关,干燥的皮肤会导致和加重瘙痒,因此许多皮肤干燥患者可通过外用润肤霜如维生素E乳膏、硅油乳膏等缓解瘙痒。
2.勿用烫水洗澡:应注意洗浴时水温不要过热,因为水温过高会降低痒觉的瘙痒阈值,使痒的感觉更加明显。
3.含薄荷或樟脑类外用药:如上一条所述,温度高会加重瘙痒的感觉,而薄荷或樟脑涂抹于皮肤可产生清凉的感觉从而缓解瘙痒,如炉甘石樟脑洗剂、硫磺樟脑洗剂等。
4.局部抗组胺药外用:如苯海拉明软膏外用等,可减轻荨麻疹等引起的瘙痒。
5.局部麻醉剂外用:如苯佐卡因、利多卡因乳膏外用,对于止痛、止痒效果较好。
6.免疫抑制剂外用:如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如复方曲安奈德樟脑乳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0.1%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通过抑制瘙痒相关的炎症介质而止痒,适用于许多炎症性皮肤病产生的瘙痒如银屑病、变应性皮炎、湿疹等。
皮肤瘙痒的口服药物治疗
1.口服抗组胺药:如盐酸左西替利嗪、富马酸卢帕他定等。
2.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类(如泼尼松)口服,对某些炎症性皮肤病如变应性皮炎等引起的瘙痒等有效。
3.阿片受体类药:κ-阿片受体激动剂(如纳芙拉菲)对尿毒症瘙痒的治疗有效,μ-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洛酮,纳曲酮和纳美芬等)对变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和胆汁淤积引起的瘙痒有效。
瘙痒治疗小结
总的来说,在急性瘙痒中,治疗通常是直接的,例如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等。然而,慢性瘙痒的治疗更具挑战性。迄今为止,尚无标准或普遍有效的慢性瘙痒的治疗方法。寻找瘙痒源头是关键,冬季皮肤干燥的患者可多涂抹润肤霜止痒,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应合理应用抗组胺药,这里就不一一给大家例举啦,一定要去正规皮肤科就诊哦。切忌开水烫、小刀刮这些“自残式”的止痒方法,“自虐”一时爽,但是这样会损伤皮肤,使得皮肤反射性增厚,会越来越痒的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