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来了丨夏季皮肤烦恼再也不怕

白癜风治疗那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4.html

盛夏时节,连知了都叫得欢。

炎热高湿的气候、猛烈毒辣的阳光、

防不胜防的蚊虫,

还有繁殖迅速的病菌,

造成皮肤病高发。

夏季最爱滋扰人群的五大皮烦恼

蚊虫叮咬、日光性皮炎、

夏季皮炎、感染性皮肤病

痱子

蚊虫叮咬

严重时可加服抗组胺药物

蚊子、毒蛾、毛虫、螨虫、跳蚤等节肢动物,叮咬人类皮肤,引起炎性皮肤病,又可称丘疹性荨麻疹。

发生虫咬皮炎,首先是千万别搔抓,以免感染。病状较轻者,可外用止痒药膏或药水,如清凉油、风油精、花露水等;如症状明显,可加服一些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酮替芬;万一出现感染症状了,要加服抗生素,及时就医。

虫咬皮炎应以预防为主,因此,久放的衣服、被褥,在使用前要拿到太阳下暴晒;少去林木繁盛花草多的地方,野外工作、外出旅游时,在林子里、草丛或潮湿处,最好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或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驱蚊液等防虫药物;家庭定时杀灭螨虫、臭虫、蚤、虱等。

日光性皮炎

本病春末夏初多见,好发于儿童、妇女、滑雪者及水面工作者

日照性皮炎即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或晒斑,为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和色素沉着、脱屑。

春夏季节日晒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在曝光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鲜红色,严重者可出现水疱、糜烂;随后红斑颜色见变暗、脱屑,留有色素沉着或减退。自觉烧灼感或刺痛感,常影响睡眠。轻者2~3天内痊愈,严重者一周左右才能恢复。个别患者可伴发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日晒面积广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和全身不适等,甚或心悸、谵妄或休克。

经常参加室外锻炼,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在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日光照射最强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减少活动时间;避免日光曝晒,外出时注意防护,如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若在户外,建议常规应用日光保护因子(SPF)15以上的遮光剂,有严重光敏者需用SPF30以上的高效遮光剂。

sdfsdf

夏季皮炎

中年肥胖妇女易得

夏季皮炎,是由于高温闷热环境引起的热性皮炎,多发于高温工作者。因为炎症奇痒难忍,患者搔抓,往往抓出条状抓痕、血痂,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需要提醒的是,中年偏胖女性好发夏季皮炎,这可能与她们爱出汗,又穿闷气、不通风的衣裤等因素有关。

发生夏季皮炎,先用干净凉水冲洗患处皮损,用炉甘石、痱子水等洗剂清凉、止痒及消炎;瘙痒明显的,可以洗剂与皮质激素霜交替外用,或加服抗组胺药物。必须注意的是,患者要注意补充水分,平衡大量出汗后体内电解质;面部皮肤不能乱用皮质激素霜,否则色素沉着“手尾长”。此外,中医还建议饮用五花茶、清毒饮等清暑解毒茶饮。

细菌、真菌不是引发夏令皮炎“元凶”,不可乱用抗生素、抗菌药,否则易诱发皮肤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后,可常用偏凉水洗患处,切忌为了止痒而用热水、盐水烫洗。如果夏令皮炎急性发作,非常难受,倒不如用0.9%氯化钠溶液、3%硼酸溶液浸湿纱布,拧至不滴水,湿敷患处救急。

在预防上,尽量保持身处环境通风散热,皮肤清洁干燥;夏季穿衣首选透气性好、吸汗、样式宽松的棉布衣服;多喝水,稀释汗液里化学成分浓度。

w9rtrt

感染性皮肤病

儿童及糖尿病患者最应小心

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夏季,最容易促进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并且感染人体而导致皮肤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手足癣,花斑癣等各种癣病、汗斑等,如果有皮损,再与真菌感染患者在公共泳池同游、共用拖鞋或浴巾等,可引起交叉感染。治疗上,原则上是外用药物(软膏)为主,如果皮疹严重,还须同时口服抗真菌药。

最常见的夏季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当属脓疱疮、毛囊炎、疖肿和丹毒等,多见于儿童和糖尿病患者。儿童患痱子、湿疹、虫咬皮炎等瘙痒抓损,或出现外伤后,化脓菌趁机而入,此时,可用3%硼酸溶液、2%碘酒、0.9%氯化钠溶液等清洁伤口,外用新霉素、莫匹罗星等杀菌、止痒药物,并保证每天至少给伤口消毒换药一次。糖尿病患者夏天最易出现皮肤红肿,随后向褥疮发展,小伤口可用棉棒蘸上2%的碘酒局部涂抹,大疮面可用纱布蘸满2%碘酒塞在伤口上引流,能不包扎就不包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是霉菌的培养基,因此足部易生脚气,甚至感染到腿部、会阴部、手、头部。一旦出现霉菌感染,务必做好皮肤清洁,用肥皂或碘伏清洗手脚及有感染部位,勤换袜子,勤晒鞋,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霉菌感染的霜剂、酊剂或口服抗霉菌药。

痱子

多见于排汗调节功能较差的儿童和长期卧床病人。

常见痱子类型

1.晶型粟粒疹

顾名思义,就是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的小水疱,又称白痱,由于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汗管溢出引起。

2、红色粟粒疹

比较常见,可以是小丘疹或者是丘疱疹,周围有红晕,又称红痱,汗液的溢出发生在表皮稍深处。

3、脓疱性粟粒疹

又称脓痱。多由红色粟粒疹发展而来,顶端有一个针头大小的脓疱。

4、深部粟粒疹

又称深痱,由于汗液在真皮上层特别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汗管溢出引起。

如何预防出痱子

1、控制温度

高温潮湿的环境最容易滋生痱子了,所以想要预防痱子,就需要给宝宝提供舒适凉爽的环境,以减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发。现在天气才开始热,温度不高,但室内会比较闷热,所以平时可以适当的开窗通风,增加室内的空气流动。也可通过空调、风扇等设备改善室内高温、湿热环境,室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湿度也别超过60%。但要注意应避免让风直吹宝宝。

2、穿着轻薄

天气渐渐热起来,宝宝的衣服也需要换上凉爽的夏装了。宽松、透气、吸汗的棉质衣服,是宝宝的首选,以减少衣服对皮肤的刺激,有利于身体热量的散发,保持皮肤干爽,痱子才不会有机可乘。如果宝宝出汗过多请及时更换潮湿衣服。

3、清洁皮肤

汗水容易滋生痱子,所以宝宝出汗后要及时擦拭掉身上的汗水,尤其是颈部和胳膊、腿部关节等容易堆积汗液的地方,保持皮肤表面的干燥。出汗多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自然降温后,再洗一个温水澡,洗澡后要立即擦干以清洁皮肤上残留的盐分,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不要用热水或凉水,要用温水。不要用刺激性的碱性肥皂。

4、清淡饮食

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饮食中还应补充适量盐分。多喝些绿豆汤、冬瓜汤、丝瓜汤、菊花水、金银花露等,多吃西瓜等水果,起到清热祛暑作用。

注意啦!

痱子发生后,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外出时,为宝宝准备遮阳帽、遮阳伞、儿童太阳镜;保持宝宝精神愉快。

te

bie

ti

xing

皮肤病用药要对症还要用法对

夏季皮肤病高发,外用药品琳琅满目,患者需要正确用药,方可奏效。

首先,要根据皮损性质,选择适当剂型。皮肤外用药有溶液、粉剂、洗剂(水粉剂)、油剂、酊剂、软膏(包括油膏和乳膏)凝胶、硬膏、涂膜、液状涂剂、气雾剂等多种剂型。一般急性期皮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选用溶剂湿敷,后用油剂、软膏。“软膏,尤其是油膏,如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在涂药的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阻碍热量散发的油膜,炎症热量散发不出去,皮肤炎症就难以得到缓解。”亚急性期时,可酌情使用糊剂、粉剂、洗剂。慢性期皮损增厚,呈现苔藓样变,多用软膏、乳剂,有时也可用封包疗法。有毛发的地方,不要使用洗剂。药品方面,要对症下药,比如激素药膏仅对应湿诊皮炎类皮肤病,忌用于真菌或病毒感染、结核性皮肤病,否则治不好还加重病情。药物对症了,用法也讲究,比如疥疮,同样用硫磺,成人用浓度为10%,而儿童只能用5%;正确使用要全身涂抹,一天两次,连续三天,中间不能洗澡。同样是外用药剂,糊剂要涂厚点,而软膏不能厚,只要薄薄一层就够。使用次数也不同,洗剂一般每天3~4次,而软膏药物只需1~2次。

—《END》—

来源:综合网络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转载须注明作者和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

节目预告:

今晚19点《健康来了》,主持人扬迪邀医院童璐和大家详细说说夏季皮肤烦恼怎么解决。

健康来了

专家介绍

童璐,医院皮肤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擅长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对疑难杂症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健康来了》

FM.4生活广播

主持人扬迪

每天19点《健康来了》节目,给您讲讲你不知道的健康知识、养生秘诀,医院名医坐堂,帮您解决难题。

欢迎添加FM.4生活广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ss/4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