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科学虫咬皮炎疥疮

虫咬皮炎一、虫咬皮炎的临床表现: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童,夏秋多见。有时一家数个儿童同时发病.

典型皮损

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丘疹,性质坚硬,顶端常有水疱,搔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

好发部位

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远端。损害数目不定,分批出现,散漫发生或少数簇集。病程

长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多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新的皮疹又可陆续出现,因而新旧皮损同时可见,至天气转凉后逐渐痊愈,但次年常又发生。症状

自觉剧烈瘙痒,夜晚特甚,往往影响睡眠,患儿精神不安。搔抓后表皮剥脱,易致继发感染。

二、治疗:外治法:1.有红斑、丘疹、风团等皮损,用1%薄荷三黄洗剂外搽,或用紫金锭磨水外涂。重楼解毒酊外涂。2.发生于毛发部位,用50%百部酊外涂。3.出现大片红肿斑块、水疱破溃糜烂,可用新鲜马齿苋、七叶一枝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患处;或煎汤湿敷患处。4.季德胜蛇药用冷开水化成糊状,外涂患处。5.桑毛虫皮炎、松毛虫皮炎先用橡皮膏粘去患处毒毛;蜂螯皮炎先用火罐拔出毒针、毒汁;再用上述疗法。6.蜂蜇伤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及严重中毒反应者,应迅速抢救,成人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此剂量,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三、预防:1.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消灭害虫。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被褥常洗晒,凉席应烫晒后再用。3.去山区树林工作、旅游,应注意个人防护,穿长袖长服、长裤,皮肤暴露部位涂擦防虫药物。4.饲养宠物应注意宠物的清洁卫生

5.高度过敏体质者应随身携带救急药盒,其内包括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等。疥疮

掌握:一、疥疮的临床表现:好发人群:传染性极强,易在集体生活的人群和家庭内流行(在本病的诊断中有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典型皮损:皮疹主要为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痂和结节。丘疹:小米粒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可有炎性红晕;水疱:常见于指缝;结节:常发生于阴囊、阴茎或龟头,直径3-5mm,色暗红,称疥疮结节,为疥螨死后引起的异物反应;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疹,长约5~15mm,弯曲、微隆,呈淡灰色或皮色,末端常有丘疹或水疱,为雌虫停留处。发病部位:好发于皮肤薄嫩和皱褶处(头面部及掌跖不易受累),如指间、腕屈侧、肘窝、腋窝、女性乳房下部、下腹部等,婴幼儿例外症状:奇痒,遇热或夜间尤甚二、诊断要点:皮肤柔嫩之处,有小丘疹、小水疱、隧道及阴囊结节,夜间剧烈瘙痒,具有传染性。三、治疗:以外治杀虫为主,硫磺治疗疥疮为古今常用特效药物。硫磺软膏:小儿用5%-10%、成人用10%-15%的浓度,若患病时间长可用20%的浓度。丁香罗勒软膏、克罗米通软膏。熟悉:一、疥疮的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2、间接接触: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服、被席、用具等传染(常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传播)二、预防:1.加强卫生宣教及监督管理,对公共场所如浴室、旅馆、车船上的毛巾、床上用品均应一人一换勤消毒。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接触患者后要及时洗手。3.患者应独居,患者所用衣服、被褥、毛巾等需煮沸消毒,或者在阳光下充分暴晒4.家庭和集体宿舍患者应分居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ss/2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