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孩子记退休教师花垣县胜华学校创

点击花垣在线   说起花垣县胜华学校,知道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孩子们说,这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懂事了。

  家长们说,那是一所负责任的学校,娃儿在那里就读,我们放心,我们安心。

我创办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

  谈起创办这所学校的初衷,周纯珍老师很是感慨。

  年2月的一天,退休在家的周老师被学生找上门来了。这位找上门的学生早已工作,还是一个单位的负责人。他对老师说,由于自己忙于工作,对孩子缺乏管教,加之独苗一根,过于溺爱,孩子表现差,功课也差,7门功课加起来才分。他愿意提供场地,央求老师来辅导孩子。周老师面对学生的恳求,答应了。

  但第一天上课的情形,却让周老师始料不及:她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一个孩子,而是闻讯而来的40多个孩子。家长们说,我们之中,有好多都是您的学生,晓得老师书教得好,管孩子更有一套,这些孩子,你都收下吧。在随后的接触中,周老师了解到,这些孩子大多是“问题孩子”,表现差、成绩差,是学校头痛、家长心痛的“双差生”。但就是这些“问题孩子”,却在周老师课余时间的循循善诱和耐心辅导下,无论是表现和成绩,都有了很大起色。04年12月,周老师63岁生日,不少学生前来祝寿。席间,大家谈论的中心就是孩子。他们说,我们迫于生计,忙于工作,就是孩子没人管、没时间管、也管不了,这样下去,岂不害了!学生麻正合的孩子这两年都放在周老师这里,转变的效果非常好。他提议说,老师,您就办一所学校吧,把像我家麻春这样公办不要家长头痛的娃儿都收拢起来,您教育了我们,就再教育一下我们的后代吧。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大家都说,老师,为了许许多多人的下一代,您就办一所学校吧,我们都支持您。

  学生们的提议,在周老师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通过近两年的课外补课,她了解到,有的家庭离异了,孩子缺乏家庭温暖,造成心理扭曲;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教,造成孩子迷于网络游戏而无心向学;有的是双亲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但老人只能解决孩子的吃住问题,却难以解决孩子的品质成长和学业辅导;有的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性格上变得自私,行为上只知索取不知回报,使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失去信心。教育好这些本质上原本不坏的孩子,为未来的社会尽量减少“垃圾”,为若干个家庭重新培植希望,这就是周老师创办胜华学校的初衷。

  周老师从事了30多年的教育,她的家庭,也是一个教育世家,创办一所民办学校的想法,得到了家庭成员的一致同意。年4月,周老师向县教育局递交了申办报告,很快就得到了准许开办的批复。年8月底,在社会各界和学生们的大力支持下,胜华学校在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建立。在历时65天的新教学楼建设中,周老师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工地,学校建成了,周老师的头发也全白了。

一部温情手机,让许多孩子找回了曾经失去的爱

  年9月1日,胜华学校顺利开学,到现在,学校的在校学生,已由最初的40多个,发展到多个,这些孩子中的任何一个,都得到了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校学生中,有50%的孩子来自于单亲家庭。他们之中,有的有爸没妈,有的有妈没爸,甚至有个别的,谁是他的爸妈都不知道。由于家庭的畸形,造成这些孩子性格的畸形,他们性格内向,初来时很难与人交往。但周老师对待他们,从不冷漠和歧视,而是热情和同情。每到课余,周老师就和他们谈话,用自己的真诚,去修补他们心灵的创伤,用自己的温情,去帮助他们追回失去的爱。石同学08年秋来校就读,脾气很大,不服从管理,动不动就哭。周老师在谈话中了解到,她父母离婚了,父亲不许她妈妈来看她。周老师立即到她家去家访,向她爸解释婚姻法,倾诉一个失去母爱孩子的痛苦。在周老师的工作下,石同学的爸爸解开了心结,同意石同学的妈妈可以随时去看她。周老师把这个消息通知给石同学的妈妈,多日不见的母女俩在学校相见,那抱头痛哭的情形,让所有在场的人动容。现在,石同学还在胜华学校就读,她已经由一个内向的爱发脾气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活泼的积极上进的小姑娘。三年级陈同学的父亲是个粗人,他们夫妻离婚后,不仅不许陈同学的妈妈来看她,而且只要发现她们母女相会,就要暴打她们。孩子来学校后,经常卧床装病,不吃饭,也不上课。周老师通过多方打听,知道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家访做工作,还免费提供食宿,让陈同学的妈妈在学校住了一个星期。陈同学的妈妈对周老师说,老师啊,您真是个活菩萨,没有您,这些娃儿怎么开交啊。为了满足单亲家庭的孩子思念父母亲的需求,周老师在学校专门为他们免费准备了一部“温情手机”,谁想念爸妈了,就可以在课余时间通通话。像石同学、陈同学这样的家庭不知道有多少个,像石同学、陈同学这样的孩子也不知道有多少个,虽然周老师不可能让这样的家庭破镜重圆,但周老师做到了一点,那就是凡是在胜华学校就读的类似于这样的孩子,都重新找回了曾经失去的父爱或母爱。

多个孩子,都喊周老师为老师婆

  胜华学校的学生,50%来自于单亲家庭,35%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为生活而奔忙,使得他们的家长不可能很到位地关心孩子,很少有时间能够顾及到孩子的学业和成长,而这一切,周老师和她的学校,全都无微不至地做到了。

  张智强、张智超是一对双胞胎,长得机灵可爱,由于父母离异,父亲忙于矿山事务,兄弟俩就成了“飞天蜈蚣”,甚至顽皮到爬上行驶的矿车把矿石扔下来然后再捡起来卖钱的地步。兄弟俩来到胜华学校时,连基本的礼貌都不知道,稍有不和,兄弟俩就相互骂娘。周老师把兄弟俩当亲孙子一样看待,一有时间就过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实行的是双休制,每上课两个星期放一次周末假。但即使是放假,也有许多孩子没有家长来接。这些滞留在学校的孩子,周老师始终陪伴着他们。春天,周老师带着孩子们去边城公园或花果山玩,夏天,周老师就带他们去小河边洗澡捉螃蟹,若是遇到做客,周老师就带他们一起去吃酒。更多的时候,则是把这些孩子带到自己家中吃住。别人问,周老师,你有这么多孙子啊,周老师笑笑说,是的,他们都是我的亲孙子。张智强说,老师,你真像我婆,我婆没死的时候,就和你现在一样关心我们,带我们到处走玩,给我们好吃的。

  从胜华学校开始招生的那一天起,周老师基本没有离开过学校。她没有寝室,也没有固定的床位。气温变化大的时候,她就跟寝一年级的小同学,每晚至少要起来三次,为他们盖被子,抱他们大小便。气温稳定的时候,她多半时间是睡在残疾少年周国江的身边。周国江的父母动情地说,就是我们,也做不到这样啊。许多在胜华就读的孩子,都是从外地学校转来的,疥疮这个顽疾,也由此而输入并在学校迅速传播,尤其是晚上,被窝一热,染上疥疮的同学就痒得难受,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休息和学习。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打针吃药,花了不少钱,但疗效甚微。周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决心要消灭它。在反复参阅医书和走访多名中西医生后,周老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自创了一种乳膏,再严重的疥疮,也只要两三天就可以彻底治愈。八年级学生罗家翼,从吉卫转学过来,疥疮全部化脓了,浑身就像癞蛤蟆一样,流出的黄水又脏又臭。周老师为他一个创口一个创口地清洗,一个创口一个创口地擦药,感动地这个大孩子当场流泪。

  学校是全日制的,开班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年龄从五岁到十四五岁不等,为了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学校专门安排了生活辅导,衣服鞋袜全部统一洗涤统一管理。但低年级同学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吃饭穿衣洗澡等,都需要照料。周老师成了这些低年级同学的“全职保姆”。吃饭时间和高年级同学错开,低年级同学吃完了,食堂才对高年级同学开放。每次洗澡,周老师和生活辅导老师一起,一个小同学一个小同学地洗。下雨天,尤其是阴雨连绵的冬天,小同学喜欢踩水玩,不小心就把鞋袜弄湿了。每天,周老师都要把弄湿的鞋袜收集起来,然后在锅炉边细心地烘干。每到寒冷的冬天,临下晚自习前,周老师总要生起几盆熊熊的炭火,让所有的孩子把手脚烤温暖了才入睡。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胜华学校的责任

  针对来校就读的孩子大多是公办头痛家长心痛的“问题孩子”这一特点,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周老师,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口号,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由于家庭的宠爱,使他们的性格具有自私、固执的偏向。为此,周老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狠抓了孩子的德育教育。大处着眼,就是聘请国学高手,集中为同学们讲授《弟子规》等传统蒙学,树立以孝立德的全新的德育观念。小处入手,就是无论几年级的学生,从入校的那一天起,就对他们进行孝、德教育,使他们从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衣冠整齐、讲话文明、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乐于助人、不说谎话、诚实守信开始,懂得遵纪守法,爱家爱国。这些都是日常小事,但坚持不懈地抓,所有的孩子,慢慢地都有了良好的习惯,不懂礼貌的变得懂礼貌了,顶撞家长的变得听话懂事了,不爱学习的学习成绩也有了长足进步。一年级学生赵同学,2岁时父亲吸毒而死,母亲也离家出走,是在伯父出钱、公婆照看下长大的。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他无比暴躁的性格,在家稍不如意就骂公婆和伯父的娘。刚来学校时,如同野马,横冲直闯,打架骂人,无法无天,老师批评他,他就在地上打滚哭闹。周老师不嫌弃他,从看漫画书开始,一点一滴地教育,一天一月地积累,仅仅一个学期,赵同学就完全变样了,不仅很听话,学习成绩双科都在85分以上。

  由于科技的发达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游戏不仅使许多成年人沉溺其中,更使许多青少年不能自拔,一些成绩和表现本来很好的孩子,害在了网络游戏上。胜华学校因为是封闭管理,许多有网瘾孩子的家长送孩子来,就是为了能给孩子戒网瘾的。但也有几个网瘾特大的高年级学生把持不住,时常在深更半夜撬开门翻围墙出去上网。周老师经常查夜,一旦发现有学生外出,就动员全体教师到网吧去四处寻找。如此反复几次,有的老师提议,把屡教不改的那几个孩子开除得了。周老师对老师们说,开除学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这样做,学校是清除了“垃圾”,减轻了负担和压力,但给家庭和社会却增加了“废品”,只要有希望,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有一天晚上,已是深夜一点多,周老师在查夜时又发现姚智明和另一个同学翻墙外出上网去了。这次周老师没有惊动老师们,她搬了把椅子,就坐在寝室的过道里等他们。凌晨三点,姚智明带着一个同学翻墙回来了,在翻墙时,姚智明的裤子被挂住了,小腿还挂出了血。周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为他上药,还为他补裤子。第二天换药时,当周老师问他还痛不,姚智明当场大哭。后来,一些同学调侃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带头翻墙出去上网了,他说,我们出去玩得高兴,你不晓得周老师有多担心啊。从此,胜华学校孩子外出上网的现象基本杜绝。杜绝学生外出上网,但并不是掐断学生和信息时代的联系。周老师聘请了专门技术人员,为学校安装了绿色网吧,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轮流上网。学校还专门购置了小型数字放映设备,每周放映两个专场的电影,让孩子们在主旋律的感召下潜移默化。学校还成立了多种课外活动小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让孩子们在开心的游乐中健康成长。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深懂教育的周老师,在全校采用小班教学制,每个班级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0名。每次新生入学,都要摸底考试,相关的科任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提高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经常,在胜华学校的校园里,可以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个老师,那是老师在给孩子们补习;经常,可以看见一间小办公室里灯火通明,那是周老师在为学业后进的孩子开小灶。部分学生转来时的成绩出奇地差,有的连上一个学期,甚至上几个学期的知识根本就是空白。08年秋季,从民乐转来一个叫石敬东的孩子,二年级了,连“人口手”都不认得,周老师利用艺体课时间从第一册开始补起,到10年上期转出时,他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分别是85.5和90分。龙杰是09年秋从排吾转来胜华学校六年级的,摸底考试考得就是他上期考的卷子,结果,数学得1分、语文得38分、外语得0分。周老师和她的团队分头负责,数学从十以内的加减法补起,语文从字词句补起,外语从字母补起。通过一年的努力,在10年的小学毕业会考中,龙杰语文考得77.5分、数学考得85分、外语考得53.6分,虽然他的成绩还不是很好,但对他个人来说,也是天大的进步了。每次教学质量检测,只要天气晴好,考场就设在操场里,监考的,除了老师外,还有学生家长。胜华学校参加全县全州的各级各类统考,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列。

  由于胜华学校的特殊贡献,学校连年被评为优秀民办教育机构,周纯珍老师也被评为首届感动花垣十大人物、首届寻找苗乡最美教师入选人物、湘西州师德楷模人物。从05年6月28日建校动工到现在,多天过去了,虽然周老师的家离校不到米,但这多天中,她很少离开过她的学校和她的那些孩子们。周老师说,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尽一个公民的本分,在尽一个人民教师的本分。但这所平凡的学校,却为社会常年提供了20个就业岗位,为许许多多的家庭分了忧,为许许多多孩子造就了一个崭新的未来,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欢迎转载,转载时需在显眼处注明来源及作者。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请和作者联系。我们欢迎您来投稿!如果您上传的内容很有料,我们将在花垣在线官方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guoe.com/jcss/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