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是孩子的权利,社会的重任,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年4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下面就为大家科普一下预防接种相关知识。
儿童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一般刚出生的婴儿会从母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但是随着婴儿的成长,抵抗力逐渐减弱和消失,儿童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了。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就需要有计划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促使儿童产生抵抗力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预防接种后要过多久才能产生免疫力?
预防接种后,人体产生免疫力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疫苗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疫苗初次接种后约需1-4周才能产生免疫力,但免疫力弱,维持时间短,而再次接种后,可在一周左右产生有效的免疫力,且免疫力强,维持时间较长。因此一定要按规定完成接种次数。
什么情况下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各种疫苗生产出来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但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轻重也有所不同。为减少或减轻接种反应,在接种前掌握儿童体质情况,如发现儿童有过敏史,有癫痫等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疫苗接种后体内不产生免疫力)等“禁忌症”,接种前需要主动告诉接种医生,待评估后开展接种。如儿童患有湿疹、疥疮等皮肤病,正在发烧、患有其它疾病尚未痊愈、营养不良、体弱等,暂时也不能接种,恢复健康以后再接种。
接种后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接种疫苗后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或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需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就可以了。对较严重的局部反应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日4-5次,每次10-15分钟可以帮助消肿,减少疼痛。但接种卡介苗后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对于较重的全身反应,可采取对症治疗,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要及时到接种点或其它医疗单位处理。
为什么儿童入托、入学要凭有效免疫接种证?
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儿童健康,必须建立群体免疫力。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和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视频连接:疫苗那些事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