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湿润值决定了你的情绪?
俗话说的好,脑子会进水,脑袋还会被门夹,不过没想到的是古典时代的精神病学通过对忧郁症及躁狂症患者的大脑进行解刨后发现,忧郁症患者的大脑湿润且阴冷暗淡,而躁狂症患者的大脑大多干燥、坚硬且易碎,这么说来大脑的湿润值不一定会完全决定你的情绪,但是肉与灵的关系从来都是聚合与疏离的。
那么关于疯癫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呢?是肉身影响了灵魂还是灵魂牵引着肉身?是脑子进了太多水从而导致体内充满了忧郁液(黑胆汁),还是因为悲伤时的泪水过多导致了体液的不均衡?是因为脑子太干所以燥火从生还是因为太过愤怒所以刺激了胆汁的分泌导致身体系统紊乱易怒且专注痛恨所有?
????????????????????
在家里蹲即将憋疯之际,散人们忍不住研究起了疯癫是什么(可能是为了自己做准备),那么在古典时期还没有详细分门别类的精神病学是怎么定义疯癫的呢,在定义后又是有哪些神奇的治疗方式呢?疯癫与文明又是怎样的关系呢?精神病真的就是无可救药的疯癫吗?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会来闲扯的内容。
注:以下归类分析皆以古典时期为准,随便看看不必当真。
ins:healedwithwords
有一个想把自己饿死的疯癫患者说:“死人是不吃东西的,我是一个死人,因此我不吃东西。”
提问:该患者的阐述是否符合理性思维?
请耐心阅读可在本文寻找到答案!
??
理智疯狂与疯狂疯狂
#!癫狂
癫狂痫是一种带有狂怒的持续性谵妄,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闹不宁、在持续狂怒后会导致大脑失水过多失去弹性,失去思考能力陷入痴呆。
针对性治疗方式:
大量放血,先从脚部开始,至少2-3次
饮用大量清凉、有溶解性的反燃素饮料,可配合灌肠同时进行,旨在降低患者体温维持体液平衡
理光头或剪短头发,在头部覆上希波克拉底头罩式绷带,并沾上清水和凉醋混合液,使大脑内水分减缓蒸发
图片来源网络
%¥躁狂
躁狂症是一种不带发热的持续谵妄,身体会具有一种惊人的力量,可以比健康人或病人忍受更长时间的饥饿、不眠和寒冷。
针对性治疗方式:
催泻相较于放血对于躁狂症患者更为有效,多次催泻可对抗血液稀薄化,减轻或排除浓厚的体液
长期泡澡和淋浴,一天催泻一天洗浴,效果更佳
若病情严重,烧灼剂、皮下串线排脓法、人工溃疡都是有效的方法
《驱魔》年版画
::忧郁
忧郁症是一种持续的谵妄,和躁狂症不同的在于忧郁的谵妄限制于单一对象,称为忧郁点;另外不论谵妄是喜是悲,总是带有和平的性格。不过忧郁与躁狂在发病期间通常会相互转换。
针对性治疗方式:
当发作强烈病人有多血或血液回流危险时必须大胆放血;切记放血后不可进行任何形式的催泻。
如若进行催泻,必须先溶解、调和、溶化本病的主因粘性液体,可使用清淡的药草茶、乳清、一点烤饼用的鲜奶油、温水浴、湿润的饮食;更强的溶剂有草汁、溶解大丸、含阿摩摩柯(ammomoque)的药丸、烤饼用的鲜奶油、和缓的汞,使大脑脱离潮湿境地。
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
**痴呆
痴呆症是疯癫中最不令人害怕也是最不危险的一项,但是它却是最恼人也是最难治愈的精神状态。痴呆症患者既不激动、亦无狂怒,无论苦乐,总是保持一致的态度,痴呆是癫狂、躁狂、忧郁过度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针对性治疗方式:
若是其他病症的末效应,治愈希望极低,但首先需用良好的膳食维持病人的身体健康,然后可以尝试人工温泉、用浸泡在烧酒里的药喇叭球催泻
若是手淫导致,可用苏药、补药、温泉水、干擦等手法治疗
若是因为消散性病毒,可使用接种疥疮。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古典时代综合物理及心理治疗法
古典时期物理疗法:
1.强固法
帮助稳固精神元气(俗称“精气神”),疯人的精神元气没有足够的力量和重量来遵循自然规律,所以需要外界力量保证孱弱的精神纤维正常工作,减少患者激动情绪及暴力行为。
*刺激气味例如烧焦的皮毛,柏油味可以增强元气,打败忧郁气。另外,铁屑也可以治病,铁自带的阳刚属性可以在加固精神和神经纤维,《黄帝内经》中也曾提到生铁落饮,平肝镇惊。
2.清洗法
针对因为气血栓塞,脑袋进水等疯癫病症,通过外界力量进行体液置换或清洗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疏通气血。
*输血及放血,可以减少忧郁症患者体内忧郁液含量,也可驱散话妄;或是扩大病灶,比如在脓疮上涂橄榄油防止结痂,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排除体内的黑色忧郁气;或者借用肥皂得天独厚的清洗功效,直接服用,可缓解大多数的神经性疼痛。
3.浸泡法
水被视为纯洁之象征,用于洗涤神经污浊、冷却血液或是放大毛孔增加皮肤呼吸都有极好的功效,针对不同病症使用不用的水温浸泡法皆可缓解病痛。
4.运动调节法
通过运动重新建立患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尽管神经纤维已经很难接受外部刺激,但可通过运动逐步增加患者对外部世界的相适的运动规则。
*可通过骑马、散步进行体能恢复,增强感知,或可进行旅行转移患者注意力;另外还可通过外部机械装置“旋转机”进行强制运动,通过纯机械的方式将的生理带回到世俗认知的健康功能标准。
ins:museelouvre
基于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二元论的心理疗法:
1.唤醒法:
使用绝对清醒状态,作为医学的权威性干预指引患者重回理性世界。
*通过教导或者强制管理的方式使病人重新记住道德戒律、认识真正的道德哲学,弃恶?从善。
2.戏剧表演法
使真理渗透虚无围攻疯癫,并战胜它。模仿疯癫世界中模拟出的意向,并认同它的世界观,但从中找出矛盾,使患者茅塞顿开。
*还记得上面那个关于病患是死人的问题吗,这里就把该问题作为例子进行戏剧治疗分析。该患者长期认为自己已经死亡拒绝进食,它也确实因为不再进食而变得奄奄一息,有一日疯人院为他上演了一出“死人聚餐”的戏码,一群脸色苍白的假死人在他的病榻前大摆酒席,狼吞虎咽,并对病榻上的患者说,“你不是也死了,你怎么不吃东西?”该患者在目睹这样的现实后,接受了死人也是要吃东西的这一设定,开始进食。
3.返璞归真法
回归到想象力直接相联的直觉状态,即简单的快乐。
返璞归真法即拒绝一切医学干预,完全进入消极状态后达到真正的主动性,摒弃人类生活中的一切不自然、不真实和想象的东西,放弃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但是回归到一个最简单的野人的心理状态。
ins:alreadybroken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
-米歇尔·福柯
*…
疯癫与文明宗教及时代
在15世纪的欧洲,疯人船非常常见,它会载着当时被认为是神经错乱无法融入社会的乘客从一个城镇驶向另一个城镇,在作家塞巴斯蒂安·布兰特的作品《愚人船》中,船上有个愚人,各自代表着一种愚蠢,其中有守财奴、诽谤者、酒鬼、通见着、曲解圣经者等等。
在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与疯癫处于不断对抗的状态,人与疯癫的争执是一种近乎于戏剧性的辩论,浪漫的疯癫(忧郁症)、狂妄自大的疯癫(躁狂症)、绝望的疯癫(痴呆症)在绘画、雕塑、戏剧等随处可寻,而这些也是人类疯癫的来源。
进入古典时期后,理性逐渐建立了对疯癫的统治并在大禁闭期间对疯癫进行了无声的压制,疯癫与非理性的界限却日益模糊,对于疯癫本质的定义逐渐沦为了社会发展所需。在对疯癫采取大禁闭的理性时期,曾经的麻风病院被改造为了疯人院,那时有一项风靡全城娱乐活动是“参观疯子”在米尔波的《一个英国人的游记》中提到在巴黎塞纳河畔只需要一个硬币就可以观看疯人的装疯卖傻。其实疯癫的病例随着理性的强行干预与日俱增,要是说曾经的疯人只是存在于愚人船上的,那现在疯人的比例可能是多到你无法想象,是被看的人疯了,还是看疯人的人更疯呢。
孟德斯鸠曾经讨论过,罗马人的自杀与英国人的自杀是不一样的,罗马人的自杀是道德与政治的最高体现,但英国人则是一贯的没有理由的病态自杀。
英国盛行的自由和普遍的富足让心灵得到了足够的放纵,致使人的本性陷入了必然的矛盾。也许疯癫的关键因素是财富、社会发展和各种制度。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疯人院》
法国神经病学家皮内尔曾经记录过一个病例,一位疯癫患者在读过一本宗教读物后确信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守护天使,并在第二天感受到了天使的照顾,听到了天国的音乐受到了启示,医院也有着一批妇女是因为参加了市内举行的传教活动而患上了躁狂症和忧郁症。宗教之于疯癫的作用就像是人与救赎和惩戒的一墙之隔,它可能是疯癫的雪中送炭,也可能是一剂砒霜,因为它是理性想象中的现在,疯癫世界中的空虚光环。
真正为疯癫说话并为它在理性世界中寻求到了独立地位的则是弗洛伊德,他是第一位将目光转向医生与病人关系的学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医学,也不再是看不起疯人的世俗常理,而是严肃结合医患关系,真正进行精神分析并绝对严格追寻其发展后果的人。
自然科学并没有办法完全征服疯癫,因为它是凌驾在灵与肉之上的交互,因为它是被我们定义的一种东西,因为它其实不是一种疾病,而是随着社会变化产生的异己感,研究它的学科也是一门还处于发展中的学科。尽管我们现在好像了解了一些疯癫,但它的领域的大部分我们还未能涉足,排除异化,不再贬低与排斥也许是我们应该做的第一步。
妄想是清醒者的梦想。
-米歇尔·福柯
^
*疯癫与艺术
关于艺术,非理性一直在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不仅是作品内容,更是存在于艺术家的创造过程中。
例如戈雅的《疯人院》及聋人屋(14-15幅壁画)是他在亲历战争后,对苦与恶的全力阐释,也是在遭受疾病折磨后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思考。梵高的疯癫不仅仅是他割下的耳朵,也存在于他的画作中,令人迷幻沉醉的星空,以及绑着绷带的自画像。
那么关于艺术就有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它是人之疯癫,还是美之极致?它是生活之灵感,还是梦中呓语?它是胡诌乱掰,还是最纯净的人性表达?
戈雅《吞食其子的农神》
《与阿列塔医生的自画像》
梵高《自画像》《星空》
其实我想说,艺术可能是疯癫最好的朋友了吧,它给予了它最大的想象空间,不带偏见的任它展示,在消亡的边界重合痛苦与荣耀,一同窥视原始真相的模糊领域,用这个世界所认为的病态表现艺术,用自身与时间打交道,驾驭时间,奔向真理。
--
疯癫的结局(及自白)
本文对于疯癫的分类及论述大多来自福柯的《古典时代疯狂史》,这是一本本散人花了两年才磕磕绊绊读完正在寻找勇气二刷的书,直至前日将其缩译版《疯癫与文明》也简单扫读后,才深刻意识到,福柯想讨论的并不是疯癫,而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在时间长河中的有趣效应。
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圆形监狱(Panopticion),是指在圆形大厅中建造中央监视塔并设有百叶窗监察室,这样监视者就可以在中央监视塔监视每个囚犯的一举一动,而囚犯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监视只能假设自己无时无刻不被监视,打个比方就像你不知道早读课时班主任会不来教室,所以你不敢肆无忌惮的抄作业一样。之于疯人的疯人院是百分百的监视制度,那我们所处的理性世界又是怎样的呢?是被看的人疯了,还是看疯人的人更疯呢?
artist:banksy
ins:chel.x.x
多喝热水,少看书,多晒太阳,少瞎想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
[2]米歇尔·福柯著,林志明译《古典时代疯狂史》
[3]姚云帆.从真理的剧场到治理的剧场:福柯对《俄狄浦斯王》的解读
文字/Xixi
编辑/Xixi
图片设计/Fifi
封面图片/Xixi
今日散人Xixi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