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注意的疾病
眼部
医学上称为“急性眼结膜炎”的“红眼病”,每年6月至8月份发生率都有所上升,而且发病者以经常游泳的人居多。究其原因,没有经过严格充分消毒的游泳池是该病传播的重要场所。因为,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沾染病毒的手、毛巾、水等都可以成为传播的媒介。此外,沙眼衣原体也可通过游泳池水传染,使健康人患上沙眼。
因此,一旦感觉眼部有痒感、异物感或灼热感,特别怕光,结膜充血,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时,应马上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眼药。患者还应自觉地和他人保持距离,不和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患者千万不要去公共游泳池游泳,以免传染了他人又加重了自己的病情。健康人到了公共泳池,应注意不要和他人共用浴品,游泳时不要用手揉眼睛。
皮肤
因游泳而感染皮肤传染病也较为常见,如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脓包疮,溃烂后便结成蜜黄色的浆痂,一经接触即会传染;而皮肤的真菌感染包括股癣、脚气、灰指甲等,也是通过使用过他人的拖鞋、毛巾而感染;此外,疥疮、传染性软疣,也可通过浴池及桑拿按摩时发生传播。因此,游泳者在游泳之前应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物品,游完后及时沐浴。最为重要的是,患有皮肤传染病者不要去公共游泳池游泳。
中耳炎
游泳时耳朵很容易进水,特别是原来有耳屎或者有耳病的人,脏水停留在耳内会使耳屎软化,使耳朵堵塞、流脓而引发外耳道和中耳炎症,如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等,严重的还会引起鼓膜穿孔等。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在游泳后应将耳内的水倒干净。另外,游泳呛水时千万不要使劲擤鼻子,否则咽鼓管扩张,脏东西就会随着扩张的咽鼓管进入耳内,引起炎症。
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要注意观察游泳场馆卫生状况,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水的消毒和对泳者的体检是否严格、墙上是否有告示标识,用肉眼观察水质是否有杂质及漂浮物等等,以免身体受到侵害。
自备游泳用品自带衣物储存袋和泳衣、泳帽、泳巾、拖鞋及洗浴用品,不要多人合用或交换使用。公共游泳池的更衣室通常都比较简单,凳子、马桶、储物柜都是共用的,难免沾上细菌,所以在换衣服时,尽量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凳子,换下来的衣服也要用干净的袋子装好,特别是内衣最好裹在外衣里面装好。不使用共用的拖鞋、浴帽、毛巾、救生圈等物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自觉维护游泳场馆的卫生去公共游泳场馆游泳时,游泳者要自觉进行体检,如患有肝炎、皮肤癣疹(包括脚癣)、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患者,以及心脏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不应进入公共游泳池游泳。
避免接触传染源
①不与有眼疾的人一起游泳,游泳时要佩戴泳镜。
②游泳时最好使用游泳专用耳塞,以防止耳朵进水发炎。一旦有耳朵进水,不要用火柴或其他锐利的东西掏耳朵,以免因刺伤外耳道或鼓膜而引起感染。
③尽量少触摸水龙头及门把手,用手接触过公用设施后要用肥皂清洗。
④不要坐在别人刚刚躺过、坐过或尚未干燥的椅子上休息。
⑤不要坐池边的地面,因人们经常光脚在池边踩来踩去,脚上的霉菌也因此会沾在地上。
游泳前后都应淋浴游泳前淋浴冲洗掉身上的汗液,以免汗液中大量的尿素污染池水,同时,脚要经消毒液浸泡后进入泳池。要遵守公德,不要在泳池中吐痰或大小便。游泳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两小时,游泳后一定要及时淋浴洗澡,把身上的氯和粘附的细菌洗掉,保持身体的清洁,并可点滴眼药水,这样可有效预防传染性皮肤病和眼病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